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251 | 回覆: 3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ainages
大公爵 | 2018-5-15 17:49:27

本篇最後由 cainages 於 2018-8-29 16:46 編輯

常常有人問

組電腦時的一些問題

說這樣配O不OK?行不行?能不能?

但是我認為那些是可以不用問的

因為問了也只能拿來參考

沒有預算什麼都免談

預算才是最重要的= =

首先最最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你/妳組這臺電腦的用意是什麼?

文書?

打GAME?

還是特殊用途?

----------------------------------------------------------------

文書機:

就是單純的打打文件.看看文章.聽聽音樂.玩玩「網頁」遊戲

那麼基本上系統需求就不用那大

CPU雙核心即可(實體核心(非HT技術))<---單核不建議

記憶體4G

硬碟500G~1T<----看個人

POWER 就450W就好

光碟機就一臺最便宜含燒錄功能的即可

主機板挑一張含有內顯的(有支援XP~Win7的)

若主機板無內顯則必須加顯卡

顯示卡的話就隨個人高興要裝話裝一張N210等級就好

或是乾脆買套裝機也OK(用慣Win8.1/Win10的話)~~<-----現在套裝都是裝Win8.1還有Win10

(Win8.1/Win10建議記憶體加到8G以上推薦16G最低)

純文書的話配備太高級一點意義都沒

都裝了高級配備乾脆加錢組一臺打GAME用的比較實在~

純文書的組一臺建議預算大約1.5萬(若不含螢幕/作業系統價格會比較低)價格會隨時間浮動)

作業系統灌迷版吧~~~


大概配置如下

文書機.jpg

僅供參考不一定要配相同的~~
----------------------------------------------------------------

打GAME機:

顧名思義就是拿來打GAME用的主機不管是單機還是ONLINE

基本上系統需求是以遊戲為主的取向

那配置要如何挑選?

個人是建議該遊戲要求+1~3個等級

就用GTA5來說明吧

GTA5的官方建議規格

CPU要Intel Core i5 3470 @ 3.2GHZ (6573)

那麼我們就往上加1~3等

也就是

Intel Core i5 4460 @ 3.2GHZ (6618) O
Intel Core i5 6400 @ 2.7GHZ (6595) X
Intel Core i5 6500 @ 3.2GHZ (7087) O

所以你的CPU最少要有Intel Core i5 6500 @ 3.2GHZ (7087)等級

記憶體需求是8G我們就加到16G吧(作業系統現在都是x64的所以沒問題)

顯示卡需求NVIDIA GTX 660 2GB (4118) / AMD HD7870 2GB(4306)(當然也是給他加個1~3等)

也就是找至少2GB的顯示卡

NVIDIA GTX 750Ti (3684) X
NVIDIA GTX 950 (5215)   O
NVIDIA GTX 960 (5878)   O
AMD R7 240 (958)        X
AMD RX 460 (4252)       X
AMD RX 470 (7255)       O

硬碟也是基本搭配1T

當然也可以改用SSD+普通硬碟組合(價格會拉高)

這樣算一算大約2萬5左右~3萬左右(不含螢幕/作業系統/非SSD+普通硬碟組合)價格會隨時間浮動)

大概配置如下

遊戲機.jpg

僅供參考不一定要相同配置

以上為非特效全開下能正常執行遊戲配置

PS.若要玩特效全開?

至少去弄一臺x99主機板的電腦吧~~笑

CPU:10核
記憶體:32G
硬碟:SSD+普通硬碟組合
顯示卡:N970x2最低
螢幕:改用4K的

建議預算2~10W(不含作業系統)

挑選購買打GAME機時請以有玩且需求最高的遊戲方向去組裝

!!!!!!!!要打遊戲絕對絕對不要購買套裝機!!!!!!!!

!!!!!!!!要打遊戲絕對絕對不要購買套裝機!!!!!!!!

!!!!!!!!要打遊戲絕對絕對不要購買套裝機!!!!!!!!


顯示卡部分務必注意!!

10系列顯示卡1030含以上顯卡要使用時銀幕端若是D-SUB

則必須購買含晶片轉接頭(HDMI Type-A(公) to VGA(母)轉接線)

因為上10系列後就沒有類比輸出了

然後使用的是DVI時請注意你是使用DVI-D還是DVI-I還是DVI-A

0e1de23e9911b6cc69a767bb1cd82bcf3461835d.png

轉頭不一樣請注意!!
----------------------------------------------------------------

這是在預算有限的狀態下的建議組裝方式

當然預算無限請無視

你要裝全頂配備或是搞一臺雙CPU的來玩也OK

----------------------------------------------------------------

特殊用途:

這是比較特殊的用法~~

也就是說你是要專門拿來跑AutoCAD、SketchUp、3D MAX、Grasshopper、Maya、Modo的3D建模軟體

或是Vray、Podium、Artlantis、Hypershot、Maxwell等渲染軟體

亦或是Photoshop、Illustrator、Revit、ArchiCAD、CATIA和DP、ParaCloud GEM的2D平面設計軟體

或是其他運算軟體

這種的一般用戶/玩家用不到就不做討論了~

因為要專門拿來跑其價格超乎你的想像

當然你也可以使用比較便宜的主機只是速度會變慢不少~~

----------------------------------------------------------------

最後一臺電腦跑不跑的順(文書機除外)

是看CPU、記憶體、顯示卡的三方平衡

常常看到有人組一堆怪怪的電腦再來說跑的不是很順

像是

CPU雙核

記憶體8G

顯示卡N950GT或以上

不然就是

CPU八核

記憶體4G或更低

顯示卡N210 @.@"

其中1~2個零件比較頂

其餘為了省錢而用比較廉價的.........

再來說我的配備很好為啥跑遊戲會lag

這個就給他...

所以三方平衡是很重要的(無預算上限者請無視)

----------------------------------------------------------------

平衡參考:

CPU 4核(實體4核)(基礎)

記憶體 8G

顯示卡 550Ti或同等AMD顯示卡(+2等級)

大概配置如下

普通.jpg

僅供參考不一定要相同配置

這樣玩普通遊戲沒問題

若FPS需求高或是大作級的遊戲請提高顯示卡等級最低GTX 980

10系列顯示卡建議從1050開始用

1030不建議使用除非預算不足.....

核心部分

2核4緒 = HT模擬四核心

4核4緒 = 真實4核心

4核8緒 = HT模擬八核心

6核6緒 = 真實6核心

6核12緒 = HT模擬十二核心

Hyper-Threading(英特爾超執行緒)

HyperTransport(AMD的超執行緒)

以下依此類推

要跑得順暢就得選最少4核4緒 2.5GHz或以上的核心
----------------------------------------------------------------

上面是組電腦時3個核心零件的建議選法(CPU 記憶體 顯示卡)

再來是硬碟的選法~~~~

我們組裝硬碟時常常會在硬碟的選擇而傷腦筋~~

現在3.5吋硬碟主要是Seagate.Toshiba和WD 3家

為了保持電腦運行速度所以我們所挑選的硬碟轉速不能太慢

3.5吋硬碟有分2種轉速5400轉跟7200轉

我們要挑選的絕對就是7200轉的

除非是要放大型冷資料才去用5400轉

在這裡我用WD的來做解釋

500GB~2TB的硬碟價差不大所以我們就得要挑出比較好的來用

WD的顏色有一大堆= ="

藍.黑.綠.紅.紫.黃.金  7彩硬碟.....

色標很容易說出口,但是要搞清楚細部規格差異

去掉黃.金2特殊顏色(企業用)

金標:

是針對中小企業伺服器以及機架式資料中心之相關應用所推出的硬碟系列產品

黃標:

跑RAID磁碟陣列用~~或是叫高級紫標 @.@"

紅標:

是針對個人與 SOHO、SMB 等,硬碟安裝數量少而且資料存取負載較低的 NAS 設備最佳化設計所使用

紫標:

則是監控系統專用產品,屬於系統整合廠商、商業應用範疇

以上的一般消費者基本可以無視它們的存在~~

再來是

綠標:

對高容量需求玩家用戶所推出,且具備安靜與低工作溫度特性,主要用於存放冷資料用

資料屬於經常性使用,稱之為 「熱」資料,而非經常性使用或很少改變,稱之為「冷」資料

黑標:

針對要求高效能與大容量玩家設計,也就是要拿來專門跑遊戲用,容量大轉速又快

藍標:

效能表現中規中矩為裝機的基礎硬碟首選

以上是以用途來做分類

看是要做什麼依分類去挑在選擇大小

至於SSD VS HDD 那個好

我只能說各有優缺點

SSD最大的優點就是在讀取

當跑ONLINE GAME時或是跑較高階的作業系統像是WIN8或是WIN10 這個差異就很明顯

像在讀取地圖時

SSD一下就讀完了 HDD可能才跑一半或是不到3分之一

所以若是要打大型ONLINE GAME像是黑沙或是劍靈等建議多一顆SSD會比較好

大型單機遊戲也能快上不少

作業系統就不用說了

有一顆SSD跑的速度會快上許多

當然這樣會多不少錢

對於預算不是很多的建議還是使用傳統的7200轉硬碟 (5400轉的真的不建議使用除非資料不常更動(冷資料))

SSD部分有分SLC、MLC、TLC快閃記憶體晶片顆粒

那這些有什麼區別?

講白一點就是壽命跟速度的差異

SLC = Single-Level Cell  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貴

MLC = Multi-Level Cell   速度普通壽命普通價格也普通

TLC = Trinary-Level Cel  短命便宜速度慢@@"

QLC = Quad-Level Cell    更加短命便宜速度慢..........囧"

NAND Flash簡單來講就是手機的儲存空間、數位相機、MP3隨身聽的記憶卡~~~做成SSD樣貌....

2D NAND Flash 舊規容量較小速度較慢的SSD

3D NAND Flash 容量更大速度快的SSD

NAND Flash 速度雖同TLC一樣慢但是壽命跟穩定度卻比TLC還高

所以要怎選就看個人吧~~~

有錢的話可以去搞一顆100TB的SSD(ExaDrive DC100)來玩

效能雖普通但是壽命高的驚人!?

----------------------------------------------------------------

再來就是POWER電源供應器的選擇

個人還是認為最少要有80+銅認證(雖然一堆人說認證沒意義買顆無認證的就好)

----------------------------------------------------------------

(所謂的80 PLUS是一項針對電源供應器所做的規範,目的在於提升地球能源使用效率。

80 PLUS所保證的是電源供應器在20%、50%、以及滿載(100%)時有大於80%的轉換效率。

換言之,在不同負載程度時僅有20%或更少的電能轉換成廢熱,藉以減少電費......

以上這段為廢話~~~可略過)

簡單來講有牌買起來較安心~~~~~~

----------------------------------------------------------------

除此之外最少也要有500W足瓦(依配備去做調整,配備越高級或是越多則瓦數需提升)

250W~499W 文書機用

文書機所需的電力不會很大所以大概450W就行了

500W~850W 則是普通玩家用的<----大部分的遊戲玩家都適用這區間瓦數

850W~1000W以上 專門玩家用<----就是全高階配備那種的電腦~~(建議)

至於廠牌選擇就看各人喜好了~~

每個廠牌都有愛好者要買前可以先去網路看看評價(就是開箱文)

上面有講雖然有牌認證但也不是什麼牌子的都能選

個人是建議 全漢/振華/安鈦克這三家

然後

絕對不要水晶接頭

絕對不要水晶接頭

絕對不要水晶接頭

再來如果你很衰小那還是選用安鈦克的吧~~~~~~較安心

----------------------------------------------------------------

螢幕的選擇

這就沒啥好講了

基本都是22吋寬螢幕含以上售價都是介於3000~4000等級

主要分為IPS/TN/VA 三種面板

大概講解一下

若你是繪圖 or 對色彩較為要求的人 建議使用IPS

若你預算不高且會打GAME(FPS) 建議使用TN

若你是要用來看片的話  建議使用VA

AH-IPS簡單來講就是IPS改 (就是強化版的IPS)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則是VA改(就是強化版的VA)

至於要怎選就看個人喜好了~~~

----------------------------------------------------------------

最後

還有種選擇叫做洋垃圾~~~

不過主機板有限定X58/X79/X99(X58太舊不建議使用/X79是定位尷尬==")

而且耐久度................


!!!除非熟門熟路會自己DIY能自行挑選零件!!!

!!!除非熟門熟路會自己DIY能自行挑選零件!!!

!!!除非熟門熟路會自己DIY能自行挑選零件!!!


不然不建議使用洋垃圾

以上純屬個人心得僅供參考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楓葉熾星 + 20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3
FB分享
3D少個D是完美的幻想,2D多個D是破滅的空虛,這就是現實
回覆 使用道具
play5kimo77497
見習騎士 | 2018-5-21 22:11:26

感謝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saaqq
大公爵 | 2018-5-27 02:50:31

感謝樓主無私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ming8015
公爵 | 2018-8-27 07:05:26

感謝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