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最後由 joemcc 於 2018-7-25 08:46 編輯
宿建德江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
把船停泊在暮煙籠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給遊子新添幾分鄉愁。曠野無垠遠處天空比樹木還低,江水清澈更覺月亮與人意合情投……
註釋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
2、移舟:漂浮的小船。
3、煙渚:瀰漫霧氣的沙洲。
4、泊:停船靠岸。
5、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6、曠:空闊遠大。
7、近:親近。
8、客愁:爲思鄉而憂思不堪。
9、客:指作者自己
創作背景
孟浩然於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離鄉赴洛陽,再漫遊吳越,藉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宿建德江》當作於作者漫遊吳越時,與《問舟子》是同一時期的作品。
賞析
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爲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爲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爲背景。它雖然露出一個“愁”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到景物描寫上去了。可見它在選材和表現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這裏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一面是點題,另一面也就爲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顯然和上句的“泊”、“煙”有聯繫,因爲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爲裏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經·王風·君子于役》)這裏寫一位婦女,每當到夕陽西下、雞進籠舍、牛羊歸欄的時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低”和“曠”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第四句寫夜已降臨,高掛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麼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極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領略得到的。詩的第二句就點出“客愁新”,這三四句好似詩人懷著愁心,在這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過一番上下求索,終於發現了還有一輪孤月此刻和他是那麼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藉,詩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雖止,意未盡。“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詩人曾帶著多年的準備、多年的希望奔入長安,而今卻只能懷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尋吳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對著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湧上心頭。“江清月近人”,這畫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靜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著船上的詩人;可那畫面背後卻是詩人的愁心已經隨著江水流入思潮翻騰的海洋。“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孟浩然的這首小詩正是在這種情景相生、思與境諧的“自然流出”之中,顯示出一種風韻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美。
此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爲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
詩人故事
孟浩然年輕的時候一直隱居在家鄉的鹿門山中,以青山流水爲伴,以作詩弄文爲樂。在孟浩然步入不惑之年的時候,他突然前往長安遊學。他在當時的最高學府——太學作詩,結果詩成之後,滿座讚歎,孟浩然的大名也傳遍了長安城。一次,孟浩然到王維的官署做客,正趕上來視察工作的唐玄宗李隆基。一位是田園詩人,一位是當今皇帝,兩人相見甚歡,玄宗還讓孟浩然多背誦幾首他寫的詩詞。孟浩然隨口就念出了一句“不才明主棄”。這下玄宗可不高興了,他冷著臉諷刺孟浩然說:“以前是你自己不想出仕爲官,我何嘗拋棄你了,你怎麼能作這種詩來汙衊我呢?”就這樣,大好前途就因爲一句不合時宜的詩而耽誤了,孟浩然只好悻悻然地返回了襄陽。
這是一首抒發羈旅相思的五言絕句,全詩的詩眼是一“暮”字,因天近薄暮而使江水迷茫,在迷茫中行進的小船,又使作者聯想到身世的飄忽不定,更增加惆悵。日暮給了詩人愁緒,也給了讀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間。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講了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就爲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日暮”和上句的“泊”、“煙”前後呼應,講述了旅人惆悵的心情——船好不容易停下來了,正是休息解乏的時候,誰知道望著艙外菸籠沙洲,日暮將近的景色,那淡淡的羈旅之愁油然而生。接下去的兩句對仗寫景,借景而顯愁,其中“低”和“曠”相互映襯,“樹”與“月”互相依存,“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極富特色的景色顯示出了一種內斂、細緻、精巧的藝術之美。
大話詩人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隱居鹿門山,40歲入長安趕考落第,失意東歸,自洛陽東遊吳越。張九齡出鎮荊州,引爲從事,後病疽卒。他不甘隱淪,卻以隱淪終老。其詩多寫山水田園的幽清境界,卻不時流露出一種失意情緒,爲當時詩壇所推崇。在描寫山水田園上,孟浩然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