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最後由 comsci 於 2018-10-7 19:57 編輯
台灣人才不是沒有啊~但有沒有更遠大的志向跟崇高的人格? 我怕是手指也數得出來吧~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 ... s-taiwan-obipharma/
智商高低, 專業/研究能力跟人品道德根本是兩碼子事, 很多好的老師並非如此出名, 很多
檯面上赫赫有名的也不見得是好老師...總之..學術界的黑暗只有在裡面的人才能體會>"<
"You ar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 Mark Zuckerberg
別人有這種宏觀的思維, 我們(或很多的華人)可能缺乏, 現在隨便問20多歲年輕人有無意
讀"博士班", 可能大部分的回答"讀那個做甚麼? 能賺到更多$$嗎? 獲益成本不高?!" 這就
是任何事情都用金錢衡量的時代~讀到碩士畢業就是要賺錢買iphone, 考公職的也是佔
大宗, 反正工作穩定麻, 人生不就是這樣, 我朋友當到中校都要領退休金了呢? 這國家堪慮
一個正教授本薪10萬, 我看還不如某夜市賣雞排的...但真的可以這樣比擬嗎? 難怪美國到
現在還是強權, 這最基本的思維上的差異, 別人投資$$下去研究, 20, 30年在算的, 忘了某
大咖說過, 就算50年後大陸還是無法超越美國, 戰略思維不改變的話(華人要改很難吧?!)
國外提倡的是創新, 改變, 華人大部分不變應萬變(當然不是全部) 阿反正這樣過日子就好
大陸某科技論壇的大老都直接說了, 目前多少核心技術還不是要看美國臉色~
以前有幾個出色的例子, 上台大醫學的後來選擇數學, 上台大電機的後來選擇台大物理 ,
這些都是不平凡的個體, 因為他們有不平凡的家庭跟支持, 台灣愈來愈缺少(即便在上位者)
這些人了...回到主題, 科學的發展在台灣永遠是短視近利, 有甚麼潛力? 沒潛力就沒有經費,
"關係不好"的那群也沒經費!!! 我們的科研就是"關係-經費-產值"這三角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