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8-10-31 08:35:06

籠子內擺了兩個假的母猴,一個用圓紙筒套上柔軟的絨布做成,另一個則是鐵絲網所做,但塞了個奶瓶在胸處。把出生沒幾天的幼猴隔離在這籠子裏,牠會把哪一個當成代理媽媽?堅硬冰冷卻有牛奶可喝的鐵網母猴?還是柔軟溫暖卻什麼都沒有的絨布母猴?

自1930年代開始,美國流行以欲望來解釋人類行為的說法,認為嬰兒是因為飢餓、口渴才對母親如此依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哈洛並不以為然,他不相信小孩對母親的依戀只是因為母親的餵養,因此他在1958年開始了這一系列的實驗。

被丟進籠子裡的幼猴剛開始驚慌地嘶叫,等到認清無法改變現狀後,就跳到絨布母猴身上,將臉埋在它的胸前磨蹭,等到肚子餓了,才過去喝鐵猴身上的牛奶,喝完又立刻回來依偎在布猴身上。每隻幼猴都是如此,屢試不爽。證明相較於奶水,接觸安慰對幼猴更加重要。

哈洛還進一步在布猴上安置機關,會突然對幼猴噴出強勁的氣流或射出冰冷的水柱,甚至會伸出鐵釘刺傷幼猴,然而,被嚇開的幼猴仍一而再、再而三地回頭投入殘暴無情的假母猴懷抱。這絕非行為主義的「獎賞─增強」理論所能解釋的。
哈洛顯然頗得意自己推翻學界對於愛的成見,才將論文題目直接取為「愛的本質」,宣稱幼猴對絨布媽媽的愛與親生母親無異,而且也能在它旁邊正常玩耍。然而,他還是輕忽了愛的本質。

這些幼猴回到猴群後,成長極不順利,不但無法融入群體,甚至有攻擊同伴或自殘的行為。其中母猴到了成熟期仍不會或不願與公猴嬉戲交配,於是哈洛設計了「強暴架」將牠們固定住,讓發情的公猴可以騎到牠們身上。結果牠們生下幼猴後,大部分仍無法當個稱職的母親,有些置之不理,嚴重的還傷害幼猴。

光是接觸安慰顯然是不夠的。他們改進了實驗,讓絨布母猴也會晃動,並且讓幼猴每天與真的猴子玩耍半小時,這樣一來幼猴就都正常健康地成長。柔軟的接觸、輕微的晃動、有互動的遊玩,母親只要做到這三項就夠了,哈洛如此做了結論。彷彿他真的發現愛的本質了。

1971年,哈洛的現任妻子因乳癌過世後,哈洛整個人陷入重度抑鬱,他到醫院接受電擊治療。當他全身被綁住,嘴巴塞著毛巾,忍受一陣陣的電擊時,是否會想起那些實驗的猴子?是否會想想以剝奪幼猴母愛為手段來研究愛的本質,這樣的實驗是否有點弔詭?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HARLOW.jpg (29.58 KB, 下載次數: 0)

HARLOW.jpg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upertub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ad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jkfmen + 10 感謝好友分享!
微笑圈圈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deeperinloveu + 12 感謝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2  金幣 + 2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31 09:05:33

這個科學實驗是最早驗證了靈長類動物幼年期的生長環境對其性格的影響。猴子尚且如此,何況是我們萬物之靈的人類!

最近經常會看到一些虐童的新聞,或是一些駭人聽聞的罪犯,在幼年的時候受到了虐待而造成了扭曲的人格。希望好友們看到這個分享之後,都能夠注意到身邊是否有虐童的情況發生,千萬不要認為這個是別人家的事,讓我們未來國家的主人翁有一個安全的生長環境。
引言 使用道具
deeperinloveu
超級版主 | 2018-10-31 10:01:18

感覺是人類在玩弄猴子

絕對不會有真正的結論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我部分認同+0.5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8-10-31 10:05:53

這個試驗非常有名 , 小時候就有聽說過了 , 大大真的是好塞雷 , 每天都有故事可說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18-10-31 11:14:38

732 發表於 2018-10-31 09:05
這個科學實驗是最早驗證了靈長類動物幼年期的生長環境對其性格的影響。猴子尚且如此,何況是我們萬物之靈的 ...

虐童的情況,表示人類還是會有這樣的人

猴子試驗也是一樣

如果他剛好挑選的個性

像是會虐童那類型的猴子

那整個試驗也會不一樣了

結論也可能會不一樣吧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31 14:31:22

deeperinloveu 發表於 2018-10-31 10:01
感覺是人類在玩弄猴子

絕對不會有真正的結論

深姐的論點其實我部分認同,因為人不能夠直接類比成猴子。

但這個實驗多少還是有些參考價值,如果有真正的結論,就可以拿諾貝爾醫學獎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deeperinloveu + 12 + 12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31 14:38:53

idwang 發表於 2018-10-31 11:14
虐童的情況,表示人類還是會有這樣的人

猴子試驗也是一樣

這個實驗的對象全部都是剛出生的幼猴,所以沒有好友質疑有不同性格的問題。

不過這裡面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實驗,讓這些幼年受虐的母猴被強暴,結果這些母猴無法勝任母親的角色。

像現在這種虐待動物的實驗,是絕對不可能再做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31 14:40:14

費波南西 發表於 2018-10-31 10:05
這個試驗非常有名 , 小時候就有聽說過了 , 大大真的是好塞雷 , 每天都有故事可說 ...

難道我今天要分享蔣公誕辰,小時候看魚兒逆水而上...........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0-31 17:04:46

因為不能直接拿人來做實驗~所以用動物實驗來類比驗證
生理方面的實驗研究比較沒有問題
但精神層面的探討~問題就比較大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31 17:37:48

jkfmen 發表於 2018-10-31 17:04
因為不能直接拿人來做實驗~所以用動物實驗來類比驗證
生理方面的實驗研究比較沒有問題
但精神層面的探討~問 ...

就是因為在精神層面上,人和猴子表現出來的行為也相似,所以這個實驗才具有學術參考價值。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0-31 22:37:56

732 發表於 2018-10-31 17:37
就是因為在精神層面上,人和猴子表現出來的行為也相似,所以這個實驗才具有學術參考價值。 ...

感謝好友的說明
但我總感覺人是帶著個性出生的
固然有些變態殺人魔可以歸咎於童年的不良遭遇
但也有些案例並非如此~有些罪犯是出生於良好家教的環境
我覺得人是相當複雜的動物~很難全然用一般生物的回饋反應來詮釋
當然這全屬個人觀感及想法~無關任何學術理論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deeperinloveu + 12 + 12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deeperinloveu
超級版主 | 2018-10-31 23:08:53

jkfmen 發表於 2018-10-31 22:37
感謝好友的說明
但我總感覺人是帶著個性出生的
固然有些變態殺人魔可以歸咎於童年的不良遭遇

壞竹出好筍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31 23:19:19

jkfmen 發表於 2018-10-31 22:37
感謝好友的說明
但我總感覺人是帶著個性出生的
固然有些變態殺人魔可以歸咎於童年的不良遭遇

感謝好友分享您的觀點。基本上科學的研究很難得到絕對的正確,尤其是在精神層面上的研究。所以這些研究的成果都基本上建築在統計上,也就是說實驗中我們會將一些突發的變因去除,例如您提到的變態殺人魔出自於正常的家庭。

譬如說我今天提到的這個實驗,一定也有一些猴子可以融入猴群,但大部分的情況是不能融入的時候,我們就會做統計上的結論,然後這些結論也必須受到其他科學家的重複驗證,才可以變成可參考的學術發現。
引言 使用道具
ado
威爾斯親王 | 2018-11-1 04:23:50

這博士忽略了大多哺乳類幼體都有模仿的天性。
一個沒有情感的絨偶,牠能模仿的也是沒有情感的對象。
正如年幼的人孩,也會看這父母的背影和行為,影響性格人格的成長因子。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8-11-1 08:50:15

凡事都要付出代價
引言 使用道具
zxc987456321
王子 | 2018-11-1 12:19:39

有太多因素無法去解釋情感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