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8-11-4 09:58:41

浩瀚宇宙中,地球是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嗎?會不會在銀河系內的某顆星球上,也有個高度文明在凝視著我們?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總不免會興起這樣的念頭吧?然而我們看到的星星,除了幾顆是系內行星與人造衛星之外,其實都是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上面本來就不可能有生命。要尋找外星生命,我們得把目標放在繞著恆星轉的行星。

問題是,行星本身不會發亮,我們如何看見太陽系外的行星?

的確,即使行星會反光,若非過於微弱,就是被恆星的光遮蔽。因此長久以來,天文學家普遍相信我們不可能發現系外行星。但是1995年,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梅爾(Michel Mayor)與奎羅茲(Didier Queloz)卻宣稱在51光年外的飛馬座51恆星發現一顆行星。這是怎麼做到的?

原來行星繞著恆星公轉時,恆星會因行星的重力作用拉扯而產生輕微擺動,影響恆星朝向地球與遠離地球時的速度,而產生不同的光譜偏移。從偏移程度可以推知恆星相對於地球的運動速度,如果速度呈現週期性變化,就表示有行星存在,而且還能推算出行星的質量大小。

不過這個方法除了質量,對行星仍一無所知。不過,1999年11月5日,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在飛馬座中距離地球約150光年處,發現一顆繞行恆星HD 209458的行星,除了知道它的質量是木星的0.7倍(相當於地球的220倍),還知道體積是木星的2.5倍、大氣成分含有氧和碳。

這顆編號為HD 209458b,別名「歐西里斯」(Osiris)的行星是首度以「淩日法」觀測到系外行星。淩日法的原理是:行星軌道若介於母恆星與地球之間,當它橫過恆星表面時會擋住一小部分的光,我們就可以根據恆星發光的減少程度推算行星的體積。而且恆星的光穿過行星的大氣層時,會被其中所含的元素吸收特定頻率的光,而改變光譜,因此可以得知行星的大氣成分。

歐西里斯的發現是尋找系外行星的重要里程碑,因為知道大氣組成有助於更有效率地發現適合居住的星球。至2014年為止已經發現了約一千顆系外行星,而在質量略大於地球的「超級地球」中,擁有大氣層與一定溫度以上的系外行星更被視為尋找外星生命的優先對象,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d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supertub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jkfmen + 1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4 10:12:35

若要找太陽系外的行星,我們可以太陽系內的行星當作範本,以木星為例,質量大約是太陽的千分之一,木星表面主要的光源是來自反射的太陽光,在可見光波段,木星比太陽暗了將近十億倍。不僅如此,我們在遙望太陽系以外的恆星系統,在亮度相差了9個數量級的狀況下,行星和母恆星靠在一起,幾乎很難從中分辨出行星的蹤跡,就好像在臺灣北部遙望鵝鑾鼻燈塔旁的螢火蟲,這也難怪要到1995年才有第一個確認的系外行星。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4 10:15:29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學家沃克 (Gordon Walker) 和坎貝爾 (Bruce Campbell) 從1970年代末就發展出搜尋系外行星的技術,藉由恆星的都卜勒效應尋找木星質量的系外行星。他們使用位在夏威夷毛那基峰上的3.6米加法夏望遠鏡 (CFHT),從1980年到1992年,搜尋了21顆恆星,主要要找類似木星,並且以類似木星軌道方式繞行的系外行星,結果一無所獲。

都卜勒效應.png (117.52 KB, 下載次數: 0)

都卜勒效應.png

引言 使用道具
keelouis
王室 | 2018-11-4 10:16:26

做事跟做人嘛;
哪個重要;是都重要
速度決定您的效率。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4 10:19:44

現今用淩日法找到的系外行星最多,主要原因是美國NASA在2009年3月7日發射升空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主要任務就是利用淩日法。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可以長期監控十四多萬顆恆星,搜尋系外行星,成果非凡。後來因兩座反作用輪 (reaction wheels) 相繼故障,造成定位的困難,NASA於2013年8月15日宣布任務結束,這比原訂三年半的任務時間還要長,在長達四年多的觀測,確認了2335顆系外行星。

尋找系外行星的方法還有重力微透鏡法 (gravitational microlensing)。當恆星經過背景星和地球的連線,根據廣義相對論,恆星自身的萬有引力會造成周圍的時空彎曲,形成類似放大靜的聚光功能,讓背景星的亮度變亮,如果這顆恆星的周圍有行星繞行,會讓背景星變亮過程中,有短暫更亮的現象,這現象不容易觀測,至今僅19例。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8-11-4 11:41:12

感謝大大在週日還來分享 , 小弟我是不相信 , 地球是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8-11-4 11:44:31

霍金也說過 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4 12:40:32

費波南西 發表於 2018-11-4 11:41
感謝大大在週日還來分享 , 小弟我是不相信 , 地球是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

哥白尼革命徹底瓦解將人類當作宇宙中心的想法,但在浩瀚宇宙中,人類是唯一的高等文明嗎?

從科學發展的歷史中,可以看到人類不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各個角落都有可能孕育高等文明,我們只差找到科學證據。

現在的科技可以找到系外行星,甚至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天文學家除了想要清楚拍攝系外行星的長相,也努力從通過行星大氣的星光,找尋文明的氣息,相信在人類尋求宇宙同伴的強烈渴望下,科學證據的出現指日可待。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4 12:47:12

hamidh 發表於 2018-11-4 11:44
霍金也說過 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博士曾經警告世人,與其試圖和外星人溝通,人類應該避免一切可能進行接觸。如果有外星人來訪問地球,那麼結果可能就像哥倫布訪問美洲時那些的北美原住民一樣。

根據霍金的理論,宇宙中可能存在比我們更先進的外星文明,甚至遠遠秒殺我們的文明,如果真的是這樣,向他們發射人類信號可能是危險的行為,而且我們應該儘量避免被這些文明所發現。
引言 使用道具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18-11-4 16:07:40

本篇最後由 comsci 於 2018-11-4 16:09 編輯

10個近期發現類似地球的行星~^^~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4 18:03:13

comsci 發表於 2018-11-4 16:07
10個近期發現類似地球的行星~^^~

感謝雨大分享這個影片,但全部都是用英文介紹,也沒有字幕,很多好友應該是聽不太懂,但這些影片裡面重複出現tidal lock(潮汐鎖定)這個名詞,我就來大致介紹一下這個和我們地球月亮太陽系息相關的一個現象。

潮汐的存在使天體之間的相對速度減小,對彼此的自轉起剎車作用。比如,月球和地球之間的潮汐使月球的自轉周期等於它的公轉周期,稱之為潮汐鎖定。

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都大約是4星期,因此無論何時從地球觀察月球,都能看見同一面的半球。直到1959年,從前蘇聯的太空船月球3號傳送回來的照片,才完整的看見月球背面。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omsci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4 18:04:38

在地月形成初期月亮其實離地球是很近的(約1~2萬公里),我們知道萬有引力,會隨著距離的縮短而影響越強,潮汐力也一樣,距離越短,潮汐鎖定所花的時間會越短,因為潮汐摩擦的作用越強。

最初的月球離地球十分的接近且質量比地球小(地月質量比大約81:1),在地球和月球間彼此施加的潮汐作用下,地球和月球的自轉都減慢了,然而最後因為月球的質量小,而先行被地球潮汐鎖定了,造成了「月球永遠用一張臉看著地球的現象」。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4 18:07:40

本篇最後由 732 於 2018-11-4 18:12 編輯

地月的潮汐鎖定,同樣的作用也存在太陽與行星之間。例如水星極慢的自轉速度(自轉/公轉的比例為 3:2)即被認為是潮汐鎖定的結果。

受太陽與月球影響,地球自轉也正在減慢中,所以假如太陽與地球存在得夠久, 最終地球也將進入同步自轉的狀態,永遠以同一面面向太陽。這就是雨大分享的這些影片中,多顆類似地球行星現在的狀況。

由於地球自轉速度減慢,2012年6月30日的最後一分鐘會有61秒(閏秒)。

在搞笑圖片版裡就有一張這樣子的圖。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1-4 18:23:09

如果行星軌道不介於母恆星與地球之間的話~淩日法應該就無法偵測了吧
在此掛一漏萬的情況下~實際地外行星的數量應是觀測到的數萬倍吧
感謝好友的分享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1-4 18:31:24

732 發表於 2018-11-4 12:47
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博士曾經警告世人,與其試圖和外星人溝通,人類應該避免一切可能進行接觸 ...

外星人也許早就發現了地球~只是不敢貿然前來
因為先進的外星居地應該已是乾淨無菌的健康環境
來到地球這個汙染以及病毒肆虐的惡地~恐怕老命不保阿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4 18:39:39

jkfmen 發表於 2018-11-4 18:23
如果行星軌道不介於母恆星與地球之間的話~淩日法應該就無法偵測了吧
在此掛一漏萬的情況下~實際地外行星的 ...

這些類地球行星都是在距離我們幾千甚至幾十萬光年的地方,所以不會有好友所提到的問題發生。

除非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內,除了地球的兩顆內行星金星和水星之外,其他的行星我們都無法看到淩日的現象。

不過實際類地球行星的數量應是觀測到的數萬倍,這個是無庸置疑的!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4 18:47:05

jkfmen 發表於 2018-11-4 18:31
外星人也許早就發現了地球~只是不敢貿然前來
因為先進的外星居地應該已是乾淨無菌的健康環境
來到地球這 ...

我想如果真的有高文明的外星人要來進犯地球,人類是絕對的擋不住的。

但是這些無所不在且和我們已經和平共存的微生物和病毒,才是這些外星文明所畏懼的!
引言 使用道具
jkjkjk110
王子 | 2018-11-5 02:31:24

732 發表於 2018-11-4 18:47
我想如果真的有高文明的外星人要來進犯地球,人類是絕對的擋不住的。

但是這些無所不在且和我們已經和平 ...

說不定他已經存在已久
只是相對於他所要的資源
地球上沒有
所以沒有來改為觀察
也或許地球是他們的試驗場

更或許一點
地球本來沒有人的概念
只是其他地方逃亡或流放而來的
而他們在此誕生人的概念

有時神話不一定是神話
而神是他們對人的代稱
而人是他們對奴隸的代稱
只是我們無法考據


所有理論 存在都具有可能性
至於是否是高文明
只有我們到達他們的星球
或者他們主動說明了

我再另一個論壇看到一句實在話
生命是不是一定要有氧才能生存
那是人類的思維 而不是他們的思維
引言 使用道具
ado
威爾斯親王 | 2018-11-5 05:31:05

比起移居或嚮往其它星球,還不如好好檢討如何愛護這顆地球,曾聽聞有類似的相關話題,說人類是高等外星因有瑕疵才被放逐來地球,如果連自己的星球都不好愛護,其它類星球的原住民肯定不歡迎。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