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8-12-15 10:51:06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少數頂尖學者方能受邀進駐的學術殿堂。不須教書,不須產出論文,完全不受俗務干擾,只須專心思考。愛因斯坦、馮·紐曼、哥德爾、狄拉克、包立、李政道與楊振寧、……等人都曾駐足此處,不過,來來去去的學者之中,竟有一位學者沒有博士學位,而且一待就超過四十年。

英裔物理學家戴森在二次大戰後先進入劍橋大學,取得數學的學士學位,再於1947年到美國康乃爾大學留學,認識了大他五歲,卻已經擔任教授的費曼,兩人從此成為至交。

費曼於1948至1949年間為了解決量子電動力學的重整化問題時,發展出路徑積分與費曼圖,但當代的物理學家都感到愕然,難以接受這種圖解的方式,因此並未引起共鳴,知音唯戴森一人。而在此同時,施溫格(Julian S. Schwinger)與朝永振一郎也各自獨立發表了以方程式解決同樣問題的正統方法,戴森很快地在1949年發表論文,證明費曼圖與他們的方法其實是相同的,並且進一步克服高階計算,完成量子電動力學可重整化的證明。

最後費曼、施溫格與朝永振一郎三人共同獲頒196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施溫格與楊振寧都為戴森沒有得獎而大抱不平。戴森自己倒是不以為意,他說:「如果你想贏得諾貝爾獎,就應該長期專注於某個深刻而重要的問題,至少十年不放。這可不是我的風格。」

是的,戴森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中猶顯得風格迴異。院長歐本海默於1953年提供他終身職時,大概以為聘到一位量子力學的理論物理學家,不料四年後他就請假一年,跑去參加獵戶座計畫,幫忙設計以核能為動力的火箭(不過這計畫後來因為1963年的國際公約禁止在地面以上製造核爆而終止;戴森自己也參與推動這公約)。1958年,他又帶領開發無熔毀之虞的小型核反應爐,供醫院與大學製造元素的同位素。

戴森對探索宇宙也充滿熱情,除了寫過中子星、脈衝星等天文物理的論文,他還拋出許多極具創意的點子,例如在彗星上種植基因改造的樹;只有一公斤重的「星雞」在太空旅行,以星塵為材料自我複製;將恆星包圍起來做為太空移民的「戴森球」。

戴森曾引用哲學家柏林(Isaiah Berlin)的比喻,將偉大的科學家分成兩種:狐狸與刺蝟。他說:「狐狸對每件事都感興趣,總是輕易地從一個問題跳到另一個問題。刺蝟只對少數他們認為是基本的問題感興趣,而且會花上數年或數十年的時間在同一個問題上。偉大發現大多是刺蝟找到的,多數小發現則是狐狸找到的。科學需要刺蝟也需要狐狸才能健康成長,刺蝟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質,狐狸則探索我們這神奇宇宙的複雜細節。愛因斯坦是隻刺蝟,費曼則是隻狐狸。」戴森自己何嘗不是隻狐狸?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DYSON.jpg (888.9 KB, 下載次數: 0)

DYSON.jpg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jkfmen + 1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2-15 10:59:59

Freeman  Dyson榮獲幾乎所有物理大獎,但是獨缺諾貝爾物理獎。

丹尼·海涅曼數學物理獎 (1965)
洛侖茲獎章 (1966)
休斯獎章 (1968)
哈維獎 (1977)
沃爾夫物理學獎 (1981)
Andrew Gemant Award (1988)
奧斯特獎章 (1991)
恩里科·費米獎 (1993)
鄧普頓獎 (2000)
波梅蘭丘克獎 (2003)
龐加萊獎 (2012)

目前老先生已經95歲,看看能不能撐到拿諾貝爾獎!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8-12-15 11:40:21

身體看起來還相當健朗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2-15 12:20:18

本篇最後由 732 於 2018-12-15 12:21 編輯
hamidh 發表於 2018-12-15 11:40
身體看起來還相當健朗


楊振寧1922年生,有嫩妻陪伴,身體也是很健朗呢!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8-12-15 13:11:56

戴森球有聽過 , 更有名的是Dyson吸塵器 , 呵呵呵 , 不好意思 , 搞笑一下
引言 使用道具
zxc987456321
王子 | 2018-12-15 13:14:59

狐狸刺蝟的說法很厲害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2-15 13:32:56

戴森真可謂是科學界的世外高人阿
有時看到某某人拒領XX獎項的新聞~有的是故作姿態
但有的就是像戴森這種已經淡薄名利~超脫凡塵之外的人
所有做為只是本著初心~而非謀取表像虛名~這才是真偉人啦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2-15 14:15:30

費波南西 發表於 2018-12-15 13:11
戴森球有聽過 , 更有名的是Dyson吸塵器 , 呵呵呵 , 不好意思 , 搞笑一下

戴森公司(Dyson Ltd)是英國的一家電器公司。該公司是世界首家研發生產旋風分離式吸塵器和首家生產無葉風扇的公司。

公司創辦人 James Dyson (1947-)是英國發明家、工業設計師,資產淨值高達三十億英鎊。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2-15 14:30:44

zxc987456321 發表於 2018-12-15 13:14
狐狸刺蝟的說法很厲害

愛因斯坦也曾有類似的說法:「科學研究好像鑽木板,有人喜歡鑽薄的,我喜歡鑽厚的。」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2-15 14:31:53

jkfmen 發表於 2018-12-15 13:32
戴森真可謂是科學界的世外高人阿
有時看到某某人拒領XX獎項的新聞~有的是故作姿態
但有的就是像戴森這種已 ...

不能夠同意好友更多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