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573 | 回覆: 8 | 跳轉到指定樓層
GV東風
侯爵 | 2025-2-26 09:32:49

台灣醫療體制問題像顆未爆彈,隨時可能引爆。

資源分配不均無解:醫院有錢拓建新大樓、買高科技設備,但缺人手、漲薪水這些至關重要的事卻一拖再拖。

調漲健保費不過是表面功夫,真正打進基層的收益少得可憐。

擴增醫學系或護理系招生?立意雖佳,卻未必有效。

壞環境早讓人不願長期奉獻,培育再多人才,最後流失到其他行業,反而更浪費社會資源。何況,醫學系擠壓權益問題複雜,整治職場環境才是長遠之策。

關鍵仍在業者和政府是否有心改變待遇與環境。這場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某程度上,只會延續本就不堪的痛,傷及普通人的利益而已。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tw6169 + 20 我很認同+1
俠者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hayabusa0992607 + 10

總評分: 名聲 + 4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2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hayabusa0992607
大公爵 | 2025-2-26 09:54:18

他們的目標是獲利,以利益為取向沒有不好,可以做出服務上的區分,
但是在做出服務區分的同時,是否還能維持健保所提供的最基本保障和人民尊嚴,這個我個人認為才是重點。
引言 使用道具
一顆紅豆
王子 | 2025-2-26 15:21:21

本篇最後由 一顆紅豆 於 2025-2-26 15:23 編輯

主要原因還是少子化優養下一代年輕人。遇有一點辛苦就不願意"幹下去",南丁格爾的精神不復存在。以前的白衣天使給病人翻身,換衣服,換藥都是白衣天使的活,現在你看有誰會幹?

正本之道,用移工加以訓練成為專業職工,後續再進一步培訓,應可以彌補人力需求。

這些量血壓,及紀錄,照護等基礎工作,職工應可以勝任。
抽血,給藥 就交由護理人員,這樣不要說一人照顧15病床病人,照顧30人也不會有問題。或者用機器人代替部分人力也是可行。就讓那些不堪勝任的醫護早早離開職場,待在自己的舒適圈。

事實上胎灣的人口結構悄悄已經發生改變,台灣不在是只有台灣人還包含了 日本人 越南人(35萬人)  大陸人(10萬) 印尼人 泰國人  還有一些黑數人口?

內政部表示,近10年外僑居留人數大致呈增加趨勢,截至2023年底共有85萬1932人,其中以移工65萬3498人為最大宗,占比76.71%,較2022年增加2萬1129人(+3.34%),與10年前相比增加12萬6920人(+24.10%),僅因2020至2021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而減少。

給移工相對平等工作機會,不但彌補各行各業人力,多少也增加台灣人口。

dd0a586fce3443b2914df71062052bc5.gif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和溪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ingobei
騎士 | 2025-2-26 20:53:22

該加薪就加薪吧
不過現在不少不婚不生
薪水吸引力沒以前大了
引言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weakerman
封鎖帳號 | 2025-2-26 22:04: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和溪
王子 | 2025-2-27 05:00:15

兵荒馬亂.最容易上下其手.

承平時期.油水少

其實早該換人執政.只是國民黨太多大老.你當選我沒好處.他當選你沒好處.看看每次總統選舉.國民黨沒有一次是同黨齊心協力.

輪流執政.多少會對百姓有益..
引言 使用道具
rex5982
王子 | 2025-2-27 09:30:51

錢太少 沒人要做
引言 使用道具
Kalvis
見習騎士 | 2025-2-27 12:07:53

對症下藥
源頭不肯改變
再多的錢也沒有辦法
源頭:蟾蜍們
引言 使用道具
Tgi
王室 | 2025-5-2 01:52:45

超級無敵厲害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