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245 | 回覆: 4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3 15:43:20

1.jpg

2011-01-03 中國時報 【中央社】

     此間軍事專家說,近日在中國大陸網路上流傳的陸製J20第4代戰鬥機,其隱形能力不及美國的F22和俄羅斯的T50,暫時也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但假以時日,可與它們匹敵。

     軍事雜誌漢和月刊創辦人平可夫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近日在大陸網路上流傳的J20戰鬥機是真的,這顯示陸方的製造技術進步得非常快。

     他說:「坦率地說,也只有她(中國)能夠和美俄在戰鬥機上相比。我看照片,這是真的,諸多的技術是成熟的,且已經在現在的J10戰鬥機上運用了。」

     他表示,中國方面很謙虛,認為其第4代戰鬥機在很多技術和性能上無法與F22和T50的性能相比。

     對此,平可夫說:「當然,我也認為該機在技術和性能上是不足的。就是說,它在諸多的技術性能上,達不到美俄第4代戰鬥機的要求,比如暫時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

     也因此,J20不是美俄標準的第4代戰鬥機,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第4代戰鬥機。

     但平可夫說:「這是相當成熟、有創造力的設計,成都132廠是成功者,具備了真正的實力。」

     他強調,這架戰鬥機徹底擺脫了過去中國仿製的時代,這是自己設計的,不存在西方媒體所說的抄襲。

     據分析,該機的全動式垂直尾翼、切面全動式三角翼、邊條的設計,使它具備了空前的機動性,尤其是橫向、低速和低空機動性,彌補了向量推進發動機技術的不足。

     但是,三角翼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隱形性。

     儘管如此,平可夫說:「成都132廠是務實的,在隱形材料技術達不到F22標準的情況下,以高機動性獲得某種補償,這樣的設計是合理的」。

     他並指出,J20試驗機使用了大陸國產發動機WS10,證明該發動機得到認可,這也是國際航空史上的創舉─新飛機在試飛階段使用新發動機。

     同時,J20實際上具戰鬥轟炸機的概念;在加裝空中加油管之後,它有能力以遠端巡航導彈攻擊關島的目標。

     平可夫說:「4代機的出現,徹底結束了中國戰鬥機工業的仿製時代,開始成為世界航空工業的重要一極。」

     當然,目前其隱形能力未及F22和T50的水平,暫時也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原因是它的發動機相對落後。這樣的話,J20的戰鬥力將會被削弱。

     但是,一旦中國方面拿出成熟的發動機和雷達系統,這架飛機完全有潛力過度到西方式的第4代國際標準。

     平可夫說:「它(J20)會慢慢地改,花10年到15年左右,我認為它會有很大的進步。」

     約於10天前,大陸網路上流傳聲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J20第4代戰鬥機照片,引起西方國防和軍事專家高度關注。

     剛開始,有人認為照片是偽造的,後來愈來愈多專家相信照片是真的,照片上的戰鬥機也是真的。

     有西方專家認為,J20是中國仿製F22和T50而成。

     如果一切屬實,J20將是繼F22和T50之後,世上最先進的戰鬥機種之一。1000103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ltime/110109/112011010300794.html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ndy77995
伯爵 | 2011-2-10 20:54:36

戰機好酷!!!!!!!
引言 使用道具
bkbill
準男爵 | 2011-2-9 16:02:01

現在具體數據還沒有洩露出來,就不要人云亦雲了吧,現在說什麼都是浮雲。
引言 使用道具
etmars
侯爵 | 2011-2-9 03:49:32

歼20根F22有得一拼。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23 00:56:05

專家:殲-20劍指美國挑戰俄羅斯


中國隱形戰機殲-20試飛亮相後,俄羅斯非常關註戰機引擎是否采用了俄國技術,以及是否因此違反了雙方軍事技術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協議。俄羅斯專家認為,中國第五代戰機不但針對美國,同時也對俄羅斯帶來挑戰。殲擊-20也將對俄中軍火交易產生影響。

*使用復合材料領先俄羅斯*

俄羅斯報紙<獨立軍事評論>最近發表長篇文章,詳細介紹和討論了中國不久前試飛的第五代隱形戰機殲-20。文章說,從已公開的錄像和圖片看,殲-20大量采用了當今第五代戰機通常使用的復合材料。中國在這個領域所掌握的技術已可同美國和歐洲並駕齊驅,甚至可能已超過了俄羅斯。因為在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機T-50機身上,仍然可見到大量的卯釘。

文章說,殲-20的座艙頂蓋非常象美國的F-22戰機。飛機的氣動設計強調了殲-20在不太大的超音速條件下更機動,更省油。但如果單獨使用殲-20長途奔襲攔截敵方轟炸機和飛行器時,殲擊-20可能力不從心。

*更象轟炸機*

文章說,從外形看,殲-20可被當作隱形轟炸機攻擊大型水面艦艇。殲-20設計師可能想讓飛機搭載遠程反艦導彈或是大型航空炸彈。

俄羅斯軍事評論家皮亞圖什金說,殲-20更象轟炸機。皮亞圖什金說:“從外形看,殲-20的尺寸要超過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機T-50。因此專家們的一個共識是,殲-20不僅是殲擊機,殲-20更象轟炸機。也就是說,殲-20可長途飛行,並能搭載更多的彈藥和油料。相比之下,俄羅斯的T-50雖然也是多功能戰鬥機,但T-50更強調殲擊攔截功能。”

皮亞圖什金說,俄羅斯的T-50在一年前剛開始試飛。有關俄羅斯T-50的技術性能資料同樣非常少,因此也很難把這兩種戰機詳細比較。

*攻擊美國航母編隊*

皮亞圖什金說,中國軍方認為,其主要威脅目前來自海上。因為臺灣問題,中國同美國存在爆發潛在沖突的可能。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來推測,中國研制殲-20的目的是為了攻擊美國的航母編隊。

*俄羅斯面臨挑戰*

但皮亞圖什金強調,殲-20的出現雖然還不會立刻對俄羅斯構成威脅,也不會很快打破俄中之間的軍事力量平衡,但中國第五代戰機已對俄羅斯帶來很大的挑戰。

皮亞圖什金說:“毫無疑問,無論從技術還是從政治角度來看,殲-20的出現對俄羅斯來說都是個挑戰。因為在此之前,世界上僅有美俄兩家有能力研發第五代戰機,現在中國也表現出有能力和決心加入到這個俱樂部中。”

*中國式戰機設計流派形成*

俄羅斯媒體報導,雖然外界一直指責中國在軍事科技領域的抄襲和仿制行為,但不管怎樣,殲-20顯示中國軍事科技工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中國正從仿制武器向獨立自主研制武器轉變。殲-20同時也說明,中國式的戰機設計流派正在形成。

*關註戰機引擎是否使用俄國技術*

在評詁殲-20性能的同時,俄羅斯非常關註殲-20上的飛機引擎是否采用了俄國技術,以及是否違反了雙方簽訂的軍事技術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協議。俄羅斯軍備問題專家普霍夫對媒體表示,航空發動機一直是中國的薄弱環節,在殲-20試飛後,俄國應考慮,中國是否通過其他一些手段從俄羅斯獲得了戰鬥機引擎方面的技術資料。

*對俄中軍火交易的影響*

專家們認為,殲-20也將對俄羅斯同中國之間的軍火交易產生影響。未來俄羅斯向中國出售武器時,會更加小心謹慎。但皮亞圖什金認為,俄羅斯不會放棄中國武器市場,在俄中軍火交易中,俄羅斯也不會放棄經濟和政治利益,俄羅斯會更強調知識產權保護。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15 21:48:47

本帖最後由 殆剜狼 於 2011-1-15 21:54 編輯

中國四代機採用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設計[圖]




瞭望東方周刊封面

  十年一夢四代機

  四代機暢想“黑絲帶”


  10年後,當一些資深軍迷看到“殲20”的外形才恍然大悟:至少在2001年,中國人就已經開始勾勒自己的第四代戰機

  《望東方周刊》記者山旭、米艾尼 | 北京報道

  1月11日晚,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關友飛在回答有關“殲20”戰鬥機試飛問題時表示,中國發展武器裝備不針對任何國家和特定目標。從時間上看,沒有任何針對性,是正常的工作安排。

  這位54歲的少將表示,中國根據國防和軍隊建設總體規劃,發展了一些武器裝備,這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需要,也是順應世界新軍事變革、新型武器裝備不斷出現的需要,不針對任何國家和任何特定目標。應該正確評價和看待中國的軍力發展。

  關于試飛活動也是這一原則,不針對任何國家,也不針對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是一次正常的工作安排,關友飛說。

  此前,國防部長梁光烈在與美防長蓋茨共同舉行記者會時也強調,中國武器裝備的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中國發展武器裝備絕對不針對任何國家,也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完全是為了維護主權和安全的需要。

  2010年12月下旬“殲20”圖片在網絡上一出現,就激起了國人的巨大熱情。“黑絲帶”---黑色的第四代戰機,成為人們給予它的昵稱。

  震驚、喜悅,還有一些懷疑,這些情緒並不妨礙公眾熱烈參與到討論之中。有人提起同樣處于“傳說”中的航空母艦,還有人講起朝鮮戰爭中的“米格走廊”,總之,種種元素再次勾起了中國人對于國家實力的熱情想象。

  一位網友這樣評價說:“黑絲帶”的問世,是2011年新年最好的禮物,它讓中國人看到了中國在經過幾十年的技術沉淀後井噴期帶來的巨大希望。

  “中國先進戰鬥機之父”十年前勾畫輪廓

  在世界軍事航空領域,對噴氣式戰鬥機的發展有“四代說”、“五代說”兩種劃分方法。其中,俄羅斯將美歐的第二、第三代戰機分為三個階段。事實上,俄羅斯所謂的第五代戰機即T50、1.44等,相當于美國的第四代戰機如F22、F35。

  中國航空博物館飛行技術顧問程昭武告訴《望東方周刊》記者,這一代戰機因為其四大特性而被稱為4S戰機: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超視距打擊,超隱身性能。

  有趣的是,2007年,美國空軍和研發F22、F35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突然開始將這兩款戰機稱為“第五代戰鬥機”,即“新五代說”。但在國際上,通常還是將與F22、F35、T50相當的戰機稱為第四代戰機。而根據俄羅斯的劃分方法和“新五代說”,備受關注的“黑絲帶”也可以稱為“黑五代”。

  早在2001年8月,由中國工程院主辦的《中國工程科學》公開發表了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四位科研人員所著的《一種小展弦比高升力飛機的氣動布局研究》一文。第一作者宋文驄院士被稱為“中國先進戰鬥機之父”,曾領銜“殲10”的設計研發;第二作者謝品為國產“梟龍”總設計師。

  文章描述了當時科研人員在經過大量實驗後對中國新一代戰機的設想,並就如何解決主要設計矛盾提供了具體解決方案,最後提出了一種“未來戰鬥機”的設計方案。

  10年後,當一些資深軍迷看到“殲20”的外形後才恍然大悟:至少在2001年,中國人就已經開始勾勒自己的第四代戰機。

  從“殲20”圖片上可以看到,它採用了單座、雙發動機、雙垂尾、帶邊條翼的鴨式氣動布局。

  氣動性,是指飛機、導彈在飛行狀態下,由所受到的升力、阻力、力的方向、大小與其本身的截面、長度、推力、穩定性等影響飛行物飛行的客觀因素所組成的一個函數值,由這個函數值來決定飛行物的外形。

  通俗地說,鴨式布局是指在扁平狀的機頭旁側設置一對機翼---前鴨翼。除了“殲10”,俄羅斯的下一代戰機1.44也計劃使用這一設計。“黑絲帶”的鴨翼略有上反,這種情況被稱為“上反鴨翼”。

  邊條翼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出現的一種新型機翼,一些第三代戰機採用了這種設計。具體而言,在主機翼根部前方處,加裝一後掠角很大的細長翼所形成的復合機翼,稱為邊條翼。所謂後掠角,即向後傾斜的角度。

  和F22、F35、T50等相比,“黑絲帶”的主機翼更粗、更短,在航空學上稱為“小展弦比”。同時機翼向後斜,稱為後掠翼。

  “黑絲帶”的兩個尾翼垂直于機體,較F22、F35、T50等更小,可以操縱偏轉,稱為“全動尾翼”。

  “黑絲帶”的進氣口在機身兩側,而且從起落架艙設在機身側面來判斷,“黑絲帶”的進氣道設計採用了S形彎曲。

  根據經典航空理論,強大的氣動性能設計可以更好地彌補發動機的不足。同時,修長的機身等設計會使其具有更快的速度,增強超音速巡航能力。高速一直是俄制戰機的典型特色,比如曾被中國廣泛引進的米格係列戰機。人們對于“殲10”外形的印象就是“修長”。

  也有網友對“殲20”的鴨翼等設計提出質疑,認為這些有助于“飛行能力”的附加裝置會大大影響隱形性能。

  如何更快、更機動

  事實上,上述設計大多出現在《一種小展弦比高升力飛機的氣動布局研究》一文中。從這篇文章可見,中國的頂級飛機設計師們在10年前已希望通過創新設計解決新一代戰機的主要設計矛盾。

  這篇論文首先提出:“未來戰鬥機”除了具備近代先進戰鬥機的中低空機動性外,還要具備超聲速巡航能力,以及過失速等非常規機動能力。同時,隱身特性也是一個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隱身要求帶來了新的氣動力設計困難。機身前端的隱身,對機翼以及進氣道有更高要求;側向隱身則要求機身剖面形狀和尾翼布局形式與之相適應。“這些約束和要求必須從布局的初始階段融入設計。”

  同時,現有氣動力設計措施不足以解決超音速阻力以及低速情況下最大升力特徵之間的矛盾。

  它可以簡單地解釋為,高速飛行與低速機動之間的衝突。即如何飛得更快,又能創造更大的利用阻力和升力比值,使飛機獲得更大的升力,最終實施完美的空中動作。“現有的氣動力措施不足以解決這些矛盾,必須尋求新的解決途徑。”

  過失速機動問題則是10年前先進戰機設計的第三個主要挑戰。

  戰機在機頭仰起一定角度、即大迎角後會出現失速情況。但這種動作可以使戰機超常規地調整自身位置和姿態角度,在空戰中從被追逐、鎖定的被動位置快速轉到敵機後等主動位置。俄羅斯“蘇27”戰機賴以成名的“眼鏡蛇”動作就是一種過失速機動:戰機豎起就好像眼鏡蛇立起身體。

  研究者們在文中特別強調,應發展新的設計概念解決這些問題。特別是各種非常規的氣動力控制裝置。

  根本措施之一就是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傳統意義上的升力體是指用三維設計的翼身融合體來產生升力,消除機身等所產生的阻力。

  作者認為傳統的鴨式布局或邊條翼設計並不能提供更大的升力,但當時還沒有一種鴨式布局的戰鬥機採用升力體布局,因為鴨式布局要求鴨翼必須高于機翼。

  作者在論述此問題時引用了多項相關風洞試驗結果。在這篇6頁的論文中,有6處基于風洞試驗的圖表,以及另外兩處相關計算表格。

  根據新華社、《解放軍報》等消息,最遲2005年,四川西北的群山深處已建有一個總體規模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風洞群。中國自行研制的各種航空航天飛行器,都要在這�進行空氣動力試驗。

  風洞試驗證明,創新性的融合設計會使鴨翼的效果有所減弱,但其總升力大大提高。

  作者最後提出了一種“未來戰鬥機”方案:採用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有小展弦比中等後掠角機翼、較大面積的上反鴨翼和比常規戰鬥機垂尾面積小一個量級的全動垂尾,腹部進氣法和S彎進氣道。“經過評估,該方案具有優秀的超音速阻力特徵、大迎角升力特徵、大迎角穩定性和控制性,並具有良好的隱身特徵。”

  除腹部進氣口外,以上設計的其他特徵與“黑絲帶”基本相符。雖然上述設計在“殲10”也有所體現,但“黑絲帶”真正全面貫徹了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的創新性設計。

  專業人士多次宣示信心

  根據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引述資料,美國在1991年12月確定了F22的外形,並制造了風洞試驗和測定雷達反射截面使用的模型;開始準備內部設計和飛機制造用的工具。俄羅斯的T50在90年代中後期完成了類似規劃。

  在上述論文發表5年後,即2006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中航工業首次公布了新一代有人戰鬥機自主設計概念方案。

  不過根據當時公開展出的模型,新一代戰機雖然使用鴨嘴布局,但為前掠翼方案。

  前略翼則是指主機翼向前傾斜。而且模型顯示,它只裝配了一臺發動機。這是輕型戰鬥機的常用模式。

  此後,不僅類似模型多次出現在各類國內外航展上,軍方及科研人員也在公開場合對此發表談話。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2009年11月,空軍副司令員何為榮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第四代戰機在緊鑼密鼓地研制之中,很快要進行首飛、試飛,之後會很快裝備部隊,“可能還有八到十年吧。”

  不久,空軍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防務新觀察》採訪時表示,媒體所稱的“四代機”,是指“殲10”改進型係列飛機。

  此間,工程技術人員則不斷表達了對新一代戰機的信心。

  2007年3月,中航工業網站刊登了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明的採訪。曾任沈陽飛機研究所總設計師的李明在談及第四代戰機時說,“如果項目及時立項,我們的研發周期也將顯著縮短,距離美國的差距應在15年至20年,當然,我們還面臨著一些困難,飛機研制的產業鏈很長,我們需要後續的技術儲備。”

  他特別提到:“我們的發動機性能還相對滯後一些,從長遠來看,我們的研發部門應在應用基礎研究上下些功夫,當然,我們經過殲8、殲10係列的研制,已建設了一支隊伍,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所以搞第四代機我們還是充滿信心的。”

  對于中國空軍裝備,他分析說:“我們長期以殲擊機為重點,作戰支援飛機還不是很配套,我們已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正在給予重視。”

  2009年秋,中新社的一則消息說,“殲10”副總設計師張繼高也對中國新一代戰機表達了信心:“我們一直在追蹤研究國外最先進的飛機與技術,包括美國的F-22、F-35,還有俄羅斯米格1.44。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研制出更好的戰機。”

  他認為,從中國的經濟實力到科研實力,可以講中國的第四代戰機能夠達到、超越F22的水平。“但何時能夠達到、超越還不好說,個人估計要以10年為單位。”

  而在2006年12月29日下午,新華社播發了一條400多字的消息,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國第三代戰鬥機---“殲10”已經形成戰鬥力。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4月,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接受新華網採訪時也透露,中國海軍將研制新一代艦艇飛機。在他列舉的新一代裝備中,“超音速巡航作戰飛機”名列研制大型水面戰鬥艦艇、水下自持力和隱身性能好的新型潛艇之後,居第三位。

  “黑絲帶”全面亮相再等10年?

  其實從2006年至今,在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有關中國航空成就的公開報道中,至少出現過五種以上外觀不同的“新一代戰機”模型。

  從另一個側面,還可以看到中國新一代戰機面臨的嚴峻挑戰。

  1月6日,當“黑絲帶”已經引起人們巨大的關注時,《解放軍報》曾發布消息,中央軍委表彰飛機發動機專家,甘曉華記一等功。

  《解放軍報》說,甘曉華是空軍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從事飛機發動機研究工作26年來,組織、參與了多項重大課題攻關,在核心技術、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發明專利5項,被評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此前,甘曉華在接受中國科學院機關報《科學時報》採訪時曾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對航空發動機研發的技術難度認識不到位,對技術的投入不足,型號研制率也遠遠不夠。

  這則報道說,美國和歐洲為了不斷保持航空發動機的世界領先地位,實現戰略壟斷,每隔幾年就出臺一個航空發動機發展計劃,在相關技術研發上投入幾百億到幾千億美元。中國最近幾年經過上下共同努力,也出臺了幾個發動機發展計劃,經費在幾千萬到幾億元人民幣。

  不過,甘曉華形容這仍是杯水車薪。“我國一型航空發動機的研制,最多只能安排30余臺發動機進行實驗、試飛,而俄羅斯一型同類發動機卻能安排到60多臺。”

  2008年全國“兩會”時,這位全國政協委員還提出,目前航空發動機科研人才流失嚴重,建議提高科研人員待遇。

  甘曉華以民用飛機為例,2007年中國自主設計的支線民用飛機ARJ21也是用國外的發動機。一般的民用飛機發動機研發費用至少需要五六十億,大飛機的發動機研發更需耗資上百億。而現在因為沒有專項研發經費,科研人員只能陸續獲得一些研發費用。科研人員的待遇也一直處于較低水平。

  正是在這種條件下,中國的航空發動機研究仍不斷取得突破。

  目前發動機技術的核心是推重比。所謂推重比就是發動機能產生的推力和它本身的重量之比,推重比越大意味著同樣重量同樣大小的發動機可以產生更大的推力。第三代戰機的推重比都在8左右,全球唯一投入裝備的第四代戰機F22的推重比在10左右。

  根據《中國航空報》等消息,2005年4月我國新一代航空發動機核心機點火一次成功。這臺我國自行研制的首臺高推重比渦扇發動機核心機,檢查性點火試驗一次成功,並順利推到慢車狀態。核心機是發動機的關鍵部位,只有核心機成功後,發動機的基礎才算完成。

  2009年,在“殲10”全面發布後,宋文驄入選當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在接受《中國航空報》等媒體採訪時談及“殲10”有20年研制歷程,“就是一個不斷優化迭代的過程,困難就是前進的動力”。

  從2001年“未來戰鬥機”的設計方案初現輪廓算起,到今天試飛消息確認、萬眾矚目驚鴻一瞥,已經過去了10年。

    “黑絲帶”正式亮相,中國人是不是還需要再等一個10年?

  戰機劃代標準

  根據2009年底空軍有關部門負責人在中央電視臺的表述,對于作戰飛機的劃代表述,世界主要軍事強國不盡一致。美國將突出中低空、亞跨音速機動性的F15、F16戰鬥機劃分為三代機,將突出隱身、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能的F22、F35戰鬥機劃分為四代機。而俄羅斯則將米格29、蘇27/30戰鬥機劃分為三代機,將蘇35等三代機改進型飛機劃分為四代機,將具有隱身、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能的新一代戰鬥機劃分為五代機。這位負責人表示,我國作戰飛機主要是在引進、倣制俄制裝備的基礎上進行的自主創新發展,媒體所說的“四代機”是指殲10改進型係列飛機。

    第四代戰機一覽

  F22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美國空軍研制的21世紀初主力重型制空戰鬥機,主要用于替換美國空軍現役的F-15戰鬥機,在美國空軍武器裝備發展中佔有最優先的地位。1990年原型機首飛,1997年樣機首飛,已經于2005年服役,目前預定建造的180架已經全部交付空軍,但美國空軍希望能擁有380架,而最早的裝備計劃更是多達750架。

  F35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的中型戰鬥機,目前正在試飛,預計2014年開始裝備美國空軍、海軍和陸戰隊,其總體布局就像縮小版的F22,但與F22相比較為低端,隱身能力無法與F22相媲美。有媒體報道說,為了兼容陸戰隊型號的垂直起降要求,不但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甚至最大時速不過1.6馬赫,是最近50年來的戰鬥機中最慢的,非常不利于空戰。其設計目標和執行的任務70%是對地攻擊,30%是制空任務。將成為美軍以對地攻擊為主的多用途戰鬥機,替代退役的第三代戰機。此外還將作為惟---款可購買的高端戰機出口到美國的諸多盟國。

  T50

  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剛剛推出的第四代戰機,總體基礎在大獲成功的蘇27的基礎上改進,2010年1月29日上午首飛。此外,俄羅斯還在研制代號為1.44的新一代戰機。
引言 使用道具
lukeluke
男爵 | 2011-1-15 18:30:57

一切尽在国军掌控之中,大家可以放心上网发帖啊。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15 16:49:28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15 16:44:18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15 16:32:39

引言 使用道具
茶禮王
公爵 | 2011-1-15 14:41:51

怎麼看還是原廠的好說!!
{:3_314:}
不過既然做得出來.相信以後會有更多山寨機陸續出現吧..
{:3_354:}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9 18:04:41

本帖最後由 殆剜狼 於 2011-1-10 15:39 編輯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8 00:12:13

本帖最後由 殆剜狼 於 2011-1-8 10:47 編輯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7 23:50:53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7 23:28:18

回覆 陳永六 的文章

偷要是這麼容易,台灣怎麼都偷不到,可見是多麼的蠢啊∼

嘻嘻∼

SU27中國拿錢買的生產線,合法轉移技術,老毛子無話可說∼

J10是以色列的技術?

以色列說中國偷得技術嗎?

就是你在這裡造謠吧,信口開河、栽贓抹黑吧∼

以色列和中國是公平交易,你以為以色列和台灣是一樣的蠢嗎?

嘻嘻∼

美國軍官看完漢光軍演後說:『原來你們台灣不是以色列噢。』

真是值得玩味啦∼

{:3_312:}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7 23:11:32

回覆 陳永六 的文章

毛新宇白痴?

你有他的學問高嗎?

你有他這麼有錢、有勢嗎?

你無非就是一個屁民而已∼

嘻嘻∼

你到中國想見他還有拿預約證咧∼

自卑往往就是極端的自大∼

{:3_312:}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7 15:24:42

本帖最後由 殆剜狼 於 2011-1-7 15:43 編輯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6 22:22:28

回覆 陳永六 的文章

鬼島的軍官好看嗎?

吃香難看啦∼

龜笑憋無尾∼

Y人家在 進軍太空啦∼ ㄚ這鬼島 還在吃香灰、看福報啦∼

您瞧瞧∼
滿街…師父、上人、大師、鬼法師啦∼
到處…鬼廟、鬼寺、鬼宮、鬼道場啦∼ (90% 違建、違法使用)
您說 這…這…這是 鬼島不?

您看看∼
上至執政掌權者 下至平民百姓…人人 占星卜卦、算命拜鬼、改名改姓改風水啦∼
幾個角頭流氓 一群小混混…扛個鬼媽祖 逛大街、跳他娘的 鬼家將…說 這叫做 繞境出巡啦∼
您說 這…這…這是 中邪不?


2008∼ 儂說 悲哀不?倒楣不?
走ㄧ個 包皮過長…髒的要命啦∼
來ㄧ個 先天陽痿…軟的要命啦∼

為了選票…
早上 祈禱早餐會啦∼ 中午 鬼光山 求肥仔雲啦∼ ㄚ晚上 慈B老鼠會 拜下人啦∼
左一個 拜鬼牙的 立法院長啦∼ ㄚ右一個 算命算到香港去的 行政院長啦∼
您說 這…這…這是 廢物不?

昏庸、軟弱、無能、虛偽 外加噁心∼
整天…不是 感他娘的動啦∼ 就是哽他爹的咽啦∼
都他媽幾歲了 眼袋都垂到下巴了…還…還…還在裝他媽B F4?

2012?
再投你? 我他媽 跟你姓…幹!
(更正:是姓 馬…不是姓 幹@﹏@)

除了騙 還是騙… 馬扁 の 鬼 島 …執政無能 在野無恥 媒體失控 百姓癲狂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6 22:17:33

回覆 陳永六 的文章

偷台灣的技術?

台灣有何技術咧?

有自己的戰機?

有自己的太空梭?

有自己的火箭?

好笑∼

酸掉牙的阿呆∼

沉淪的鬼島,空軍司令漢光婚宴,笑死人了∼

台灣也有四代雞全名叫真空包裝自動加溫的第四代手扒雞

性能如下:

超高溫加熱:打開真空袋三秒內可加熱至70度以上

機動性強:不限時間場地,肚子餓了隨時可吃

匿蹤性佳:體積小可放在任何衣服口袋,保證老闆看不到

主動相控陣列雷達:據說只要是狗,三公里外也能聞得到香味

此高科技第四代手扒雞,目前台灣已推出驗証雞,相信十年後可充分量產

嘻嘻∼{:3_305:}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6 21:34:37

龍騰東方

引言 使用道具
殆剜狼
見習騎士 | 2011-1-6 17:27:54

本帖最後由 殆剜狼 於 2011-1-6 17:32 編輯

WS10發動機




AL31發動機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