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10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諸葛流雲
王室 | 2019-1-31 01:57:30

我們的字典裡之所以有「期望」(Expectation)和「現實」(Reality)這兩個詞語,是因為兩者永總存在距離。當社會期望2012雙普選,政府認為要先「起錨」;父母認為女兒要找個好歸宿,「三高」女兒高呼「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傳統思想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市情侶則堅持買二人座位的跑車,這已足以證明,世界不同了,我們不再為不同種族、宗教、政見而被推上斷頭台或要浸豬籠(我依然相信人類是文明的),更何況談情說愛婚姻大事?當你和情人對感情的價值觀跟傳統價值觀不相乎的時候,你會如何處理?

女性密友最近因為愛上年紀比自己少六、七年的男人而為感到焦慮:「我竟然跟一個像弟弟的男人一起,怎算?」
「這個是問題嗎?」我又慣性地以治療師的口吻問。
「我是很喜歡他,但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太反對了!我想我要跟他分手,你說呢?」
「妳跟他分手,妳會快樂嗎?這是妳想要的嗎?」我問。
沒錯,自己的感情和社會價值觀相抵觸時,我們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壓力裡,好像有兩股對立力量在拉扯一般。在親密關係裡,這種「外界期望與內在價值觀不乎」的故事如恆河沙數,問題是我們是否懂得「求存同異」。
找尋正面動機
「求存同異」可引用身心語言程式學裡其中一個前提:所有行為背後都有正面動機。即不同的人來自不同的成長和背景,看事物和處理事情的方法必定有不同,但其實人做任何一件事,即使看起來多麼負面,也必有其正面動機,倘若我們能找出不同行為背後的共同理念或一些相近的正面動機,便可輕易打開溝通話匣。女友的父母反對可能因為認為年紀少的男孩沒有能力照顧女兒,這個想法背後的價值觀可能是:男人要給我女兒幸福。而從女友的角度看,她愛上這個年紀比她少的,可能認為他能為她帶來快樂,跟他一起沒有壓力等。從這個角度看,父母和當事人的觀點或不一樣,但細看之下,背後的動機都是正面和相近的。從這裡出發跟家人朋友溝通,相信很快會達到共識,也能找出大家都接納的方法。更重要的,人生是妳的,妳有權選擇要怎樣過妳的人生,別人只是給予意見。而權力也附加著責任,請對妳自己的生命負責,不要以別人的尺去計算出自己應怎麼活。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小弟正在  申請好市民勳章  希望各位論壇朋友幫忙小弟早日完成,感謝您的資持!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10001943-1-1.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