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2-21 10:17:48

1804年的今天,英國威爾斯的潘尼達倫(Penydarren)煉鋼廠一陣騷動。由發明家崔維西克(Richard Trevithick, 1771-1833)設計的蒸汽火車頭終於完工,放置到煉鋼廠專用的鐵軌上。這條長16公里的鐵路平常用來運送鐵礦砂與鋼材,只不過拉動一節一節車廂的一直都是馱馬,而不是蒸汽火車頭。今天才要首度嘗試。

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問世已有二十幾年,但原本只能產生低壓蒸氣,無法負荷太過粗重的工作。1799年,正是崔維西克率先發明可實際運作的高壓蒸氣引擎,不過若要將它運用在火車頭上,引擎本身的重量得再減輕才行。經過多次的實驗失敗,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崔維西克終於在1803年成功將高壓蒸氣引擎小型化,即使如此,完工後的火車頭仍重達5噸,究竟能否取代獸力,就看今朝了。

在員工與鎮民的圍觀注目下,拉著五節貨車、共裝載了10噸重生鐵的火車頭緩緩起步,最後以四小時又五分鐘走完全程。雖然平均時速只有四公里是慢了些,但還是成功完成史上首次的火車行駛。

然而事後發現輾壓過的許多段鐵軌竟都斷裂了。崔維西克又試行了幾次,結果還是一樣。火車實驗宣告失敗,惟失敗原因竟在鋼材,而非蒸氣引擎本身。崔維西克的火車夢想最後由他的同胞史蒂芬生(George Stephenson)於1825年完成,除了史蒂芬生本身對火車頭做出很大的改良,另一個重要的原因當然是煉鋼技術的突破,得以做出堅韌的鐵軌。人生有時候就是時不我予啊!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Penydarren.jpg (458.63 KB, 下載次數: 2)

Penydarren.jpg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d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微笑圈圈 + 10 + 1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1 10:27:50

世界第一條載客鐵路,1808 年誕生叫做「誰能追上我(Catch-Me-Who-Can)」,由崔維西克設計。

而英國為了曼徹斯特到利物浦的鐵路到底要用馬隻亦或蒸汽動力,很難下決定,於是 1829 年在雷因斯魯(Rainhill)附近舉行競賽,只要符合條件的車頭就被採用,一共有七輛應徵,結果只有三輛參加,最後由史蒂芬遜(George Stevenson)的火箭號得標,並自 1830 年運轉。

由於成績良好各國相繼建築,英格蘭在不到二十年時間已有超過 3200 公里鐵路,而北美在 1842 年已有 4600 公里。 至於日本則經由明治維新進行國家現代化,其鐵路並於 1872 年東京橫濱間開通,而東海道線鐵道則於 1889 年開通。至於亞洲首條(街車)地下鐵的導入,則在 1927 年東京銀座線開通。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1 10:28:46

本篇最後由 732 於 2019-2-21 10:33 編輯

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遜親自駕駛「旅行號」。機車牽引著12節裝著煤、麵粉的車廂和20節滿載乘客的車廂從伊庫拉因開出,安全到達達林敦車站。當時車上的乘客有450人,列車載重共90噸,機車最高時速達到20至24公里。「旅行號」的試車成功開闢了陸上運輸的新紀元。

1829年,史蒂芬遜又研製成功了「火箭號」新機車,並親自駕駛參加賽車。結果,「火箭號」以最高時速46公里,沒有發生任何故障而獲得優勝。自1830年5月3日,火車就正式被使用於交通運輸事業。蒸汽機在交通運輸業中的應用,使人類邁入了「火車時代」,迅速的擴大了人類的活動範圍。蒸汽機車的出現使人類加快了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蒸汽機車成為這個時代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和關鍵工具。

史蒂芬遜也因此被譽為「火車之父」。

火箭號.jpg (32.5 KB, 下載次數: 2)

火箭號.jpg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9-2-21 10:40:26

火車的發展
標誌著現代運輸業的開展
帶動全世界經濟的起飛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1 10:48:55

1781年,史蒂芬森出生於英國一個普通的礦工家庭,他的爸爸媽媽有6個孩子,他是第二個孩子,一家7口人擠在一間小小的屋子裡,他的爸爸媽媽都是文盲,目不識丁,長期的營養不良讓他的爸爸媽媽身體十分羸弱。

清貧的家境沒有給他讀書的機會,身為家裡的二哥,他自小就開始分擔家庭的責任。8歲,是正常孩子在學校里讀書的時候,史蒂芬森卻只能幫人放牛、當礦井的挑揀工補貼家用。

每天工作完回到家裡的史蒂芬森都會看著家門口的鐵道發獃,他經常看著父親將煤鏟進那台紐科門蒸汽機,看著蒸汽機冒著煙奔跑著,這台蒸汽機讓史蒂芬森深深沈醉。



紐科門蒸汽機.jpg (35.84 KB, 下載次數: 2)

紐科門蒸汽機.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1 10:58:29

14歲那年,史蒂芬森成為了父親身邊的一位助理司爐,而這個職位,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史蒂芬森對學習蒸汽機的知識充滿了熱情,加上他常年與蒸汽機打交道的基礎,他很快就將蒸汽機的原理了解得一清二楚,空閒的時候,他會將報廢的泵機拆開,再一個個零件重新組裝好。

史蒂芬森在學習蒸汽機原理,對機械有著極大的熱情和天賦,他擔任了礦井裡重要的技術職務,漸漸地有了名氣,很多礦主都稱讚他,「有發明頭腦,技術水平很高,滿腦子的奇思妙想,還有著高漲的熱情」。

17歲那年,史蒂芬森想要學習瓦特新蒸汽機的原理,可不識字的他對著書只能一臉懵逼,無能為力。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去上學。

瓦特發明的改良蒸汽機,為蒸汽動力成功用於鐵路運輸奠定了基礎,他白天工作賺錢,晚上就去學校里讀書,已經18歲的他坐在一群7、8歲的孩子中間,從26個字母學起,身邊的嘲笑聲此起彼伏,他也從不在乎,兩年後,20歲的他得到了礦井上薪水最高的一份工作,負責卷繞裝置。

Stephenson.jpg (48.16 KB, 下載次數: 2)

Stephenson.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1 11:04:45

史蒂芬森迫於生計,他帶著一家人從華勒姆村搬到了威靈頓。來到威靈頓的史蒂芬森被一種新奇的玩意兒吸引住了,當地的煤礦工程師們用固定的蒸汽動力機械牽引煤車,當煤車要翻越山頭的時候,

他們就在山頂上安裝一台蒸汽機,用繩子或鐵鏈連接車輛,將煤車拉到山頂,再通過車輛的自重滾落山坡,這就解決了煤車上山的問題。

看到這樣的情景,史蒂芬森暗暗思索著,蒸汽機既然能將煤車拉上山頂,那平地上應該更能拉動煤車了吧!用蒸汽機做牽引,那可比用馬匹要好多了也快多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1 11:19:36

1814年,他在前人製造的蒸汽機車的模型之上,經過多次的實驗與改進,製造出了一台能夠使用的蒸汽機車。這台被命名為「布魯克」號的機車能牽引30噸的貨物,還解決了蒸汽機車經常脫離軌道的問題,可這台機車仍然有著很多的缺陷,最高時速只能達到6.4km/h,震動厲害,噪聲很大,而且煙筒里還冒出了很高的火苗(因此被人們叫做「火車」,並沿用至今)。

這樣的機車顯然還不能被用於運輸,於是,史蒂芬森繼續著自己的研究與改進。他發明了將廢氣從煙囪排出從而使得鍋爐的燃燒室形成負壓的抽風方法,這樣的方法提高了燃料的燃燒效果,不僅節約了燃料,還使得機車的速度提高了2~3倍(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次的火車大提速)。他改進了產生蒸汽的鍋爐,把立式鍋爐改成了臥式鍋爐,高度降低後,蒸汽機車的行走、轉彎變得平穩了許多,也更靈活了。他在車輪的邊上加了輪緣,防止火車出軌,又在承重的兩條鐵軌之間加裝了有齒的軌道。

史蒂芬森1816年設計的機車.jpg (37.68 KB, 下載次數: 2)

史蒂芬森1816年設計的機車.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1 11:27:16

史蒂芬森像個拓荒者一樣,開始了這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工作,他首次採用了1435mm的標準軌距,1435mm的鐵道軌距被稱為「史蒂芬森軌距」,如今已成為世界鐵道的標準軌距。

史蒂芬森發現極小的上坡路也會讓蒸汽機車耗費極大的功率,即使只存在1/260的坡度,蒸汽機車也會浪費一半的功率,於是,他儘可能將鐵軌水平鋪設,以節約燃料。

1829年,史蒂芬森又成功研製了「火箭號」新機車,鐵路機車的比賽中,以最高時速46km並且沒有任何故障發生的成績獲得了優勝,從此,火車,正式成為了交通運輸的新工具,它曾經被視為怪物,被斷言不會有任何前途,直到史蒂芬森,給了火車新的生命!

為了表彰史蒂文生的重要貢獻,英磅5元的鈔票就史蒂文生的頭像。從目不識丁到「鐵道之父」,史蒂文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旅行,也給我們留下了典範!

英磅5元的鈔票.jpg (56.2 KB, 下載次數: 2)

英磅5元的鈔票.jpg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2-21 11:42:20

蒸汽機的發明好像帶動了歐洲工業革命
引言 使用道具
gebygeby1
王室 | 2019-2-21 11:51:04

話說現今世界鐵路密度往最高的仍然還是英國?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19-2-21 12:03:58

現在台灣高鐵,一堆縣市都要停,應該已經變成慢鐵了

還是飛機便利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1 14:53:55

gebygeby1 發表於 2019-2-21 11:51
話說現今世界鐵路密度往最高的仍然還是英國?

鐵路密度應該和國家的先進程度成反比,像美國、英國、德國這些國家大家都開車,誰在坐火車?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1 14:57:11

hamidh 發表於 2019-2-21 11:42
蒸汽機的發明好像帶動了歐洲工業革命

沒錯,人類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因為蒸汽機的發明,改變了以人力為主的勞動市場。

蒸汽機不僅為生產經營提供了充足的動力,也為其他科學家發明提高生產效率的機器打造了堅實的基礎。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1 15:03:47

idwang 發表於 2019-2-21 12:03
現在台灣高鐵,一堆縣市都要停,應該已經變成慢鐵了

還是飛機便利

高鐵變慢鐵都是因為政治的干擾,不過還是比台鐵快多了!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2-21 18:56:23

732 發表於 2019-2-21 14:53
鐵路密度應該和國家的先進程度成反比,像美國、英國、德國這些國家大家都開車,誰在坐火車? ...

應該和城市發展建設有關 東京地鐵密度超高 ...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1 19:08:52

本篇最後由 732 於 2019-2-21 19:10 編輯
hamidh 發表於 2019-2-21 18:56
應該和城市發展建設有關 東京地鐵密度超高 ...

地鐵廣義來說不算是火車。

高度開發的城市有太多的交通選擇, 所以以密度而言火車並不會太高。 反倒是第三世界國家,沒有其他選擇,只有火車可以坐,所以全世界火車鐵軌密度最高的國家都是第三世界國家。

好友可以上維基百科查證。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2-22 06:08:45

長知識了 謝謝
引言 使用道具
ado
威爾斯親王 | 2019-2-22 19:43:43

火車不是中譯名嗎?日本叫機關車哩!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2-22 20:07:03

ado 發表於 2019-2-22 19:43
火車不是中譯名嗎?日本叫機關車哩!

沒錯,火車是源自於西方,因為早期的火車會噴火苗,所以中文就叫做火車。

現在說實在應該要叫做電車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