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5-8 18:57:11



【大紀元2019年05月08日訊記者晨曦編譯】科學家們已經知曉,如果人的生理節奏,或曰生物鐘長期受到擾亂,其罹患癌症的風險就會增加,但這種現象背後的潛在機制仍屬未知。

不過,據eurekalert.org網站報導,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醫療系統(Penn Medicine)的科學家們近期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期刊》(PLOS Biology)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並證實,對小鼠生理節奏的干擾會引發細胞增殖的增加,最終導致細胞週期的平衡被改變,從而刺激其體內腫瘤生長。

該研究還表明,「時間療法」(即按照宿主的生理節奏提供治療)可以改善抑制小鼠腫瘤生長的藥物的療效。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用於治療乳腺癌的藥物(Palbociclib)在早晨服用比在晚上服用更有效。如果在功效最好的時間輸入藥物,就可以減少所需劑量,從而降低其副作用。然而,當研究人員通過頻繁模擬時差來干擾小鼠的生理節奏時,藥物療效就被降低了,這在小鼠體內得到了驗證。

論文主要作者、賓大神經科學教授Amita Sehgal博士表示,如果能更好地理解時差、輪班工作和其它對生理節奏的長期擾亂所帶來的分子效應,人們就能採取策略來最大限度地減少與這些行為相關的癌症風險,並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法。

為發現造成這種變化的細胞和分子機制,研究人員使用地塞米松激素在人類培養的細胞中長期干擾其生理節奏。他們發現這種治療改變了多個基因的表達,並增加了被稱為細胞週期素D1的細胞週期控制蛋白的表達。細胞週期素D1反過來激活細胞週期蛋白D依賴性激□4/6(CDK4 / 6),一種用於細胞週期調節的蛋白質。在這種情況下,CDK4 / 6阻止細胞變大,並使其合成新的DNA,從而加速細胞分裂速率。

研究人員還表示,對生理節奏的環境性或生理性擾亂,如輪班工作、異常的睡眠時間或不尋常的心理社會壓力都會對癌症生長以及抗癌藥物的療效帶來影響。因此,通過對環境的明暗、進餐時間或運動進行有計劃的調整,從而重新設定生物鐘,同時配合這種生理節奏精心制定化療方案,就有可能改善抗腫瘤治療。(責任編輯:朱涵儒)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onedragon
王子 | 2019-5-8 23:55:53

所以定時早睡對身體是好的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