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zjhuang0505
侯爵 | 2019-5-28 16:44:41

外型像茶葉又名阿拉伯茶 竟然是植物類毒品


衛福部食藥署表示,恰特草曬乾後外形像茶葉,讓人誤以為吃了沒關係,但危害並不少。(取自食藥署網站)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近來國內查獲多起國際郵包,夾藏像茶葉的毒品「恰特草」,衛福部食藥署表示,恰特草有「東非罌粟」之稱,又名「巧茶」、「阿拉伯茶」,曬乾後外形像茶葉,讓人誤以為吃了沒關係,但危害並不少。

根據食藥署資料,恰特草(學名Catha edulis)原產於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的開花植物,食用後會產生欣快感與興奮感,變得多話及躁動行為,因內含興奮性化學物質卡西酮(Cathinone),對人體中樞神經具刺激作用,長期使用容易成癮,並會出現情緒低落、邏輯混亂、妄想、失眠、厭食,以及營養不良、憂鬱等症狀。

食藥署指出,恰特草曬乾後外形像茶葉,民眾容易被植物外觀所騙,以為「天然ㄟ尚好」,但植物類毒品的成癮性、健康危害性,絕不亞於化學毒品。

食藥署提醒,新興毒品不斷推陳出新,對於來路不明的飲料或茶包,應勇於拒絶,年輕族群或經常出入娛樂場所的民眾,更要提高警覺,不要因一時好奇或受同儕影響而輕易試毒。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04603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