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sj525
王室 | 2019-6-17 12:52:19

[聯合新聞網]記者潘乃欣╱即時報導 - 2019年6月17日 上午6:39

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16日在誠品信義店舉行《拚教養》新書發表會。記者潘乃欣/攝影

台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昨舉行新書《拚教養》發表會。該書收錄藍佩嘉對台灣58個不同家庭的田野調查,也討論到聯考與多元入學何者公平的議題。藍佩嘉表示,多元入學的方向沒錯,回到聯考不會比較公平,但目前的考招應減少資訊不平等,讓大家都能充分理解升學制度。

藍佩嘉針對台灣4所不同的小學做田野調查,深度訪談58個家庭,包括82個父母和6個祖父母,同時也到學校觀察課堂、家長參與和親師互動,並將成果寫成《拚教養》一書。她表示,這些對象接受調查時的年齡為35到50歲,是台灣第一代中產階級。這群人在拚經濟時代下獲得社會流動機會,到了中年,最重要的任務轉為拚教養,「帶著拚經濟的氣魄來拚教養,有點用力過度」。

藍佩嘉說,最近很紅的用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給家長的重要提醒。家長應做孩子的園丁,而不是做木工師傅。木工師傅總是先畫好藍圖再做椅子,努力讓椅子成為藍圖,然後帶來很多教養焦慮,常擔心自己的孩子跟不上、不如人。

一名就讀中學的考生在問答時間舉手發言,表示國中會考、大學學測應以分數制取代等第制。這名考生說,國中會考的等第制,讓錯9題和錯16題都是同一級,哪裡公平?如果差0.1分就能晉到下一級,豈不是很挫敗?再說,國中會考一開始的分級更粗略,如今改成現制,還是家長去努力求出來的。

藍佩嘉回應該名考生,這想法和中產階級家長努力「拚教養」而形塑出的文化有關。等第制是為減緩分分計較的考試競爭,因為考試上的1、2分之差,並不能代表學習成果具絕對差別。尤其是台北市的家長,因市區教育競爭激烈,更容易產生以分數取代等第的想法。

藍佩嘉向該名考生說,入學時降落到哪一個科系,並不會決定一輩子。最近有數據顯示大學的休、退學人數不低,反映一些高中職生曾經執著想念的科系,並不符合他們的志趣,入學後才發現不合適而休學,這更是值得關注的事。

藍佩嘉說,雖然現在的考試制度不完美,但多元入學的方向沒錯。如果回到聯考時代,單一的選擇、填鴨的教育,絕對沒有比較不痛苦。也有數據指出,聯考時代的教育一樣造就階級複製,沒有比較公平。

藍佩嘉說,在多元入學制度下,家長對於大學面試要穿西裝、備審資料要做得很精美等質疑,都是放大了拚教養風氣下的教養焦慮。她也是一個大學教授,面試時看到備審資料太精美,反而會懷疑這是本人做的嗎?並沒有真的加分。

藍佩嘉表示,目前制度還須改進的地方,是資訊不平等。要讓每個學生針對4、5個系,做策略性的分析和選擇,這對他們來說有難度。未來應想辦法降低資訊門檻,讓大家都能充分了解現行制度。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neiloo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yz9228
威爾斯親王 | 2019-6-17 13:54:01

現在的補習 有比較少嗎??
上了大學之後,所學的確定有幫助嗎?
所學的品質 有比較好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JFKSUKS
子爵 | 2019-6-17 15:19:52

關鍵是廣設大學+教材多版本
多元入學什麼的~根本就不是重點好嗎~~~

說來說去~聯考制度還是最公平的!可惜啊~因為政治操作所以直接被閹割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