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sunwave.piu5816
王子 | 2019-9-23 12:38:00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為了壓低總價,又同時滿足民眾房數需求,近來市場出現不少由小坪數隔出多房的小宅。然而,隨著建案規劃愈來愈迷你,也衍生出不少「小宅亂象」,包括所有格局縮小化,或是低總價、高單價,甚至違建等,市場上更已出現一層26戶的小宅建案。因此,業界也憂心,未來新案交屋時,與消費者認知可能會出現高度落差,不僅將衍生購屋糾紛,也恐出現大量退屋潮。



為因應現今社會小家庭及單身族群趨勢增加,購屋市場上也出現了一股買小宅的熱潮,而根據《經濟日報》報導,若攤開目前小宅的建案,就可發現一共有十大亂象,分別是:「低總價、高單價」、「所有格局縮小化」、「樣品屋坪數刻意放大」、「單面採光、通風不良、廁所不關窗」、「輕隔間、櫃體格間」、「公設比偏高」、「假兩房、假三房」、「單層戶數過高」、「違建」、「車位價格過高」等。其中,「低總價、高單價」就是最常見的手法。


除此之外,最誇張的是,不少建商在追求獲利極大值之下,甚至還出現社區戶數極大化、單層戶數過多的情況,像是新北市板橋地區就有新案一層戶數高達26戶,令人咋舌。再者,更有建案出現「陽台變室內」、「露台變陽台」等違法情事,未來恐有被拆除風險。



對此,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也表示,為了讓年輕人買得起房,不少建商拚命壓低產品總價,希望盡力符合首購族的「預算」,但實際上卻是「低總價、高單價」,如果以每坪單價來看,不少小宅產品單價甚至還高出周邊建案行情,部分建案更藉由拉高車位價格,回補建案低總價的價差。因此,對於消費者而言,自保的方式就是找專業的驗屋團隊來協助把關。

不過,對於「小宅亂象」,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則認為,雖然房仲業者多會建議先買這種小宅,以後再換大坪數,但先決條件是以後要換房時,小房的單價與標準房的單價仍能維持一定的比例才行。並且,章定煊副教授也強調,現在大樓公設比越來越高,這類小宅已不適合比較多的家庭成員長期居住,如果過了一陣子這類小宅退流行了,在拋售可能性大增的情況下,房價恐怕難以維持。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Pius Chao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