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angelsky777
威爾斯親王 | 2020-3-10 23:53:04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攜手抗疫 勝過民族主義

2020/03/10 10:34 李文輝





澳洲前總理、現任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主席陸克文撰文指出,國際危機中打民族主義牌,是最廉價也是最殘忍的政治手段。但在當前危機下,這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唯有全球有效合作和多邊協同,疫情和危機才能真正獲得有效管控。


陸克文說,前兩天,他在紐約貝爾維尤醫院看望朋友後,沿著東29街散步,突然被怒吼打斷,只見一名中年白人男子,正對著一位蹣跚前行的中國面孔的老人撒潑:「你這個中國『垃圾』滾出我的國家。」

中國老人驚呆駐足。他亦如是,停頓一秒後,陸克文直接向那白人男子反吼(本能的用他那來自澳洲的「家鄉話」):「別惹這位老人,你這種族歧視的白垃圾才該滾!」

聞此對罵,整個世界似乎停頓了一秒。直到另一白人青年向他疾速走來。他不知對方要做什麼,本能地往後一退。青年在他一步開外凝視著他說:「謝謝您主持公道!我參加伊拉克戰爭就是為了讓他(中年白人男子)這種人可以放任自由。」


放眼當下,新冠病毒的出現再次提醒我們,全球性流行病就像氣候變化一樣,並不分國界人種。今年1、2月肆虐大陸的新冠病毒,眼看著蔓延到全世界。具體被感染的人數取決於各種因素,包括氣候、公共衛生診療的準備程度,以及各國不同的財政和經濟能力。

陸克文強調,我們應認識到這些因素,並在此基礎上為病毒的暴發做好準備,而不是陷入非理性的恐慌,更要避免種族主義的肆虐。

新冠病毒的出現,再次提醒我們,沒有哪個國家是「孤島」。迄今大眾對新冠病毒反應,一直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種族主義味道。令人遺憾的是,各國政治領導層沒能成功阻止這種情緒的蔓延。亞洲人,尤其是華人,在世界一些國家的公共汽車、火車和街道上可能會遭受歧視和謾罵。如今,疫情在義大利暴發,義大利人會不會是下一批受歧視者呢?

同樣令人震驚的是,過去幾個月中,國際社會沒有表達出應有的團結態度;對於遭受疫情磨難的人,缺乏同情和關切。

經濟的根本在信心。而信心的建立,需要全球公眾和市場看到各國政府的集體合作及積極處理危機的態度。2009年3月在倫敦召開G20峰會後,就止住了全球恐慌情緒,打破了全球經濟下滑態勢;制定了相應財經政策,為經濟復甦奠定了基礎。在缺乏多邊合作協商的情況下,每個國家只能單打獨鬥,這只會讓危機持續肆虐。




美議員稱「武漢病毒」 引種族歧視批評

台灣醒報  2020-03-10 14:13  記者林祐任╱台北報導




WHO衛生安全助理總幹事的福田敬二表示,他們已看到過去的命名造成了不必要的旅遊和貿易障礙,甚至無辜的動物被撲殺。(Photo by Wikimedia Commons)


「武漢病毒」的稱呼,竟在美國引發種族歧視的爭議!針對共和黨眾議院議員戈薩拉9日在推特上提到「武漢病毒」一詞,民主黨的菲尼克斯批評,這是企圖引起偏見的不負責任行為,但戈薩拉的辦公室澄清,戈薩拉並沒有汙名化的意圖。WHO則是表示,過去的命名曾造成了不必要的旅遊和貿易障礙,因此2015年已禁止指涉地點、動物或族群。


汙名化武漢?

根據《華盛頓郵報》和《半島電視台》報導,戈薩拉9日在推特上坦言自己正在自主隔離當中,因日前在「保守政治行動會議」曾與感染者密切接觸,儘管不少人稱讚他自主隔離的舉動,但更多人注意到他使用了「武漢病毒」一詞,在網路上掀起一陣議論。


「大部分的人稱它為新冠病毒或COVID-19,只有最無知、種族歧視的人才會稱它為武漢病毒。」美國華裔醫生顧優靜表示。民主黨的地質學家菲尼克斯也指出,這是企圖引起偏見的不負責任行為。不過電視專欄作家德爾加多認為,很多傳染病都是以發源地命名如伊波拉病毒,戈薩拉真的有汙名化武漢的企圖,不能一概而論。

對此,戈薩拉的辦公室發言人戈迪出面澄清,戈薩拉並沒有汙名化的意圖。保守派政治評論家馬爾金也指出,過去幾個月來媒體都是稱之為武漢病毒。國務卿龐培歐則連續2天公開稱武漢病毒。


命名造成經濟衝擊

然而,近年來公共衛生的官員逐漸意識到疾病名對經濟產生的衝擊,以及對當地人的歧視。2015年WHO通過新的命名規定,禁止指稱任何地點、動物(如禽流感)或族群(如退伍軍人病),WHO衛生安全助理總幹事的福田敬二表示,他們已看到過去的命名造成了不必要的旅遊和貿易障礙,甚至無辜的動物被撲殺。

對於龐培歐不斷公開稱呼「武漢病毒」,資深編輯伯特勒推測,這是共和黨人為了轉移對川普政府防疫不力的焦點,將責任歸咎於大陸。



相關新聞:

歧視比病毒可怕 紐約民代籲媒體勿輕易放亞裔戴口罩圖片

為何美國政界人士還在使用「武漢病毒」這個詞?

華女遭歧視反擊:我未帶毒

新冠病毒衝擊人類文明

肺炎疫情擴散 兩亞裔女子遭人惡意針對

種族歧視

「疫下生活」長路漫漫 抗疫呼喚人性光輝

肺炎疫情下,談疾病的命名與汙名


新聞感言:

BBC新聞陳述的真好:

關於種族主義、冠狀病毒與黨派政治的爭論越來越醜陋,這正是2015年發布更嚴格的命名原則以來,衛生官員一直試圖避免的那種地緣政治爭吵。
「他們不想稱之為『武漢病毒』,就是不想有這樣的結果。」耶魯大學安德魯·道尼·奧爾利克歷史和醫學史榮休教授弗蘭克·史諾登(Frank Snowden)在採訪中說。
對於那些使用這個詞的政治人物,「我覺得這其實是相當挑釁的,充滿政治意味,我想那些仍然在用這個詞的人,是在用一種含沙射影的、有種族意味的方式去用它,據我所知主要是屬於政治右派的一群人在用。這恰恰說明,用某種科學的、事實的方式去指稱何其明智。」

在全球衛生恐慌之下企圖將罪責歸於某個特定地方或人,是近代史上一直在發生的事,也是近年來公共衛生官員很警惕的現象。

現在的擔憂是,儘管有官方名稱,在黨同伐異的政治和媒體環境中,歷史——包括辱罵、謠言和不實信息的散布——還會重演。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kf798 + 10 我很認同+1
a09321441054306 + 8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2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