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也無風雨也無晴
威爾斯親王 | 2020-4-5 03:40:22


經濟、疫情雙危機 美上週660萬人申請失業金

2020年4月3日 下午10:55  彭惠筠


疫情衝擊美國經濟,上週初領失業金的總人數超過660萬人,有專家推算,美國失業率可能已經到10%,有民眾確診了,還被裁員,生活陷到谷底,聯準會聖路易斯分行則預估,可能有多達4700萬人都會失業。



圖/路透社


664萬8000人,這個是美國上週初領失業救濟金的總申請人數,從這個數字就能看得出,疫情對經濟衝擊有多大,一整排店都是關的,幾乎可以預期美國將迎來一波倒閉潮,對這位民眾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遭解雇民眾丹·菲藍:「我在上個禮拜二,被檢測出為陽性,這是10天以前,然後在這個禮拜二,也就是兩天前,我被我的公司解雇,所以就是整整相隔一個禮拜的時間。」

先是確診,接著又被裁員,現在還只能乖乖待在家,哪都不能去,這波疫情打亂所有人的生活,有些人上班就是在冒險。

醫院清潔人員威爾森:「我是一名清潔管理員,我們的工作內容就是,在傳染病控制部門。」

這名在醫院工作的清潔人員,工作內容就是得清理新冠肺炎病患的病房,儘管上班時間全副武裝,他還是擔心會染病,甚至是傳染給家人,另外還有她。

視覺設計師佛斯特:「我大約在兩週前丟了工作,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許多工作都延後了。」

這名單親媽媽,獨力撫養患有唐氏症的兒子,但現在沒了工作,經濟就是個大問題。

視覺設計師佛斯特:「我們所謂的正常生活,一部分是透過上學,為他進行語言治療。」

有保住工作的人,也有其他的困擾。

亞馬遜在底特律的物流中心員工出來抗議,就是因為。

亞馬遜員工:「第三位確診病患的消息,今天早上透過簡訊證實了。」

亞馬遜員工:「你在走路的時候,旁邊就有人在咳嗽、擤鼻涕。」

明明已經有人確診了,但是卻還沒有任何防疫措施,更有員工爆料,連現在提倡的社交疏離,也沒有做到。

亞馬遜員工:「你根本就沒有做到社交距離,這棟建築物裡,每天都平均有5、600人在這裡欸,我們有時候還是肩並肩的。」

他們希望亞馬遜能暫時關閉物流倉庫兩週,進行大消毒,但亞馬遜回應已經改善工作環境,也有進行消毒,而在這波疫情中,也讓原本生活就不寬裕的民眾,日子更難過。

領取食物補助民眾:「當你到店裡時,便宜的食品都被搶購一空了。」

先前的爆買潮,讓各地商家貨架都被掃空,失業倚靠政府發的食物補助金過活的民眾,買不起高價食品,食品的供需緊張,也讓價格跟著上揚,連超市老闆都嚇到了。

超市老闆:「漲很多喔不是一點點而已,漲很多。」

因為失業的人突然暴增,讓各州提供免費食物的食物銀行也不堪負荷,每天都在排隊,疫情衝擊太大,也讓美國財長做出罕見呼籲。

美國財長穆欽:「我再次向美國大眾保證,你們需要現金,我們要做的就是,如果我們都已經有你的資訊,你會在兩週內就拿到錢。」

目前市場預估,美國失業率很有可能已經爆增到10%,影響不小於金融海嘯,聯準會聖路易斯分行則預估,最多可能有4700萬人將失業,美國經濟怎麼走,還得看疫情能否獲得控制。



東京會變下一個紐約? 日醫界警告:醫療大崩潰

2020年4月2日 下午10:25



圖/路透社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遲遲沒有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讓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以及傳染病專家非常憂心。因為日本年輕人的防疫意識低落,讓人聯想起三個星期前的紐約。而且東京一旦發生像紐約那樣的爆發性感染,除了病床不夠、呼吸器不足,醫療資源將徹底崩潰。

星期三(4/1)新增266例確診,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在全國擴散,所有日本人關心的是「什麼時候要進入緊急狀態?」。
日本醫師學會會長 橫倉義武:「我們的立場是,希望政府能趕快發布緊急狀況宣言。」
東京都知事 小池百合子:「狀況真的處於臨界點,現在大家需要的就是中央政府的判斷。」
大阪府知事 吉村洋文:「東京和大阪的感染狀況慢慢地增長中,我想該是國家發布緊急狀態宣言的時機了。」

傳染病專家和地方政府首長連日逼宮,只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老神在在。
日本首相 安倍晉三:「現在這個時間點,還不是發表緊急狀態宣言的狀況。」

日本一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政府除了可以勒令店家停業、還能徵用校園作為醫療用途,因為日本現在面臨的,是醫療崩潰的危機。
日本醫師學會會長 橫倉義武:「我認為,是不是到了宣布醫療危機狀況宣言的時刻。」

現在的日本,或者該說現在的東京,真的容易讓人聯想到紐約。
日本醫師:「紐約,我想沒人想像過會變現在這樣。現在的日本真的和三個星期前的紐約很像,非常可怕。」
比較這兩個全球頂尖的大都會,作為蛋黃區的東京23區,面積比紐約小、人口密度卻比紐約來得高,而且東京人對疫情的警覺性,實在讓人搖頭。


東京年輕人:「去跳個舞,病毒也會跟著飛走吧。」
東京年輕人:「感覺對我們(年輕人)沒什麼影響,實際上也沒想過會被傳染。」

除了防疫意識鬆散,東京目前擁有3000台呼吸器和200台葉克膜,一旦發生爆發性感染,根本不夠用。
日本記者:「這座工廠的員工,正在趕製人工呼吸器,他們都是純手工來生產。」
呼吸器業者:「政府要求我們4月底前,提供100台左右的人工呼吸器,我們正加緊趕工。」

只是業者再怎麼趕,每個月還是只能提供100台呼吸器。而且除了呼吸器,還有人力問題。
原來每位重症病患只要插管,就需要六名醫護人員照顧。

內科醫院院長:「(人工呼吸器)需要大量人力,沒有專業人員是無法操作的,不是只有機器的問題,我對這點抱有恐懼感。」
都立多摩綜合醫療中心中心長:「要增加病床其實很簡單,不過人手,還有呼吸器,這些必需品無法備齊的話。」

除了器材不夠、人力短缺,另一個根本的問題,恐怕是口罩和防護衣的數量供不應求。
都立多摩綜合醫療中心 中心長:「沒有個人防護裝備、沒有隔離病房,在這種情況下接收病患,完全就是醫療崩壞,當重症患者增加到最後階段,毫無疑問會發生院內感染。」

為了避免醫療崩壞,日本政府除了刻意控制檢測能量,也不排除未來會讓輕症患者,在家療養。

東京都知事 小池百合子:「以沒有症狀的患者,或症狀相對輕微的患者為中心,可能請他們在自家或住宿設施來隔離療養。」
日本專家會議副議長 尾身茂:「現在這場戰役,需要所有年齡層的國民,彼此守護對方來行動。」

如何讓東京不會成為下一個紐約?日本人的挑戰才剛要開始。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terrybear6268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2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