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8838 | 回覆: 1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732
皇帝 | 2020-6-9 11:28:59


2020-06-09 00:37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一○九學年度起大專院校系所的增設調整皆須報部專業審查。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說,新規定除可能有治絲益棼疑慮外,也恐阻礙大學校系及時應變調整的機動作為。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說,政府應充分顧及公私立大學校院、一般大學和技職校院在治理功能與辦學資源的不同,採不同審查密度。

吳永乾說,公立學校依賴公部門的資源挹注,其校務發展有較大義務配合政策,包括培育冷門但必要的專業人才;私校的經營依賴學雜費收入,為能招收足夠學生,以利永續經營,不須政府借由專業審查要求,就會自行判斷選擇回應產業的需求,「否則無異自尋退場之路」。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說,人才培養本應依國家發展擬定重點,並給予優惠政策,以誘導學校配合;高教司及技職司應有一致標準,審查鬆緊不該有差異。且高職已明確專業分類,政府在此階段就應考量所設專業要配合國家發展需求,創造誘因,擴增重點類科生源。

葛自祥說,單獨鼓勵科大端增設名額,會使學生往優質科大移動,造成後段科大缺額,對實質資通訊人才培養的總量,恐幫助有限;重點人才培養一定要從高職端下手。

但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說,教育部本來對新設、改名、改組和調整一般系所組,已要求各校撰寫計畫書,送給教育部指派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專業審查,政策性規範系所調整,引領人才培育政策十分有必要。

本則新聞重點已經用紅色highlight,本來私立大學和私立科大為了求生存,自然會在現有的學生名額內調整系所的招生名額,現在所有的調整都要送教育部核準,那麼以後私立大學和科大如果經營不善教育部要負全責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toradora99 + 10 感謝大大分享
cvcvcv11 + 20 感謝大大分享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sm1313133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jkjkjk110
王子 | 2020-6-9 14:23:55

教育部這樣有好有壞

文中的系所調整皆須審查
好處是教育部認可
所有責任教育部幫你扛
但賺錢和你的永續經營不保證

文中最後一段實踐大學校長說明了
但要加一句
在教育部公告其系所專業性
並不分公私立評比

至少審過了要公告吧
要有評比吧
這樣讓學生和家長有方向


至於私校經營不善
說實話台灣還缺這類大學嗎

淘汰大半私校和科大
或許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只有難上大學
才有可能改革現有部分學校
教育鬆散問題
以上這段不分公私立大學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0-6-9 16:19:01

jkjkjk110 發表於 2020-6-9 14:23
教育部這樣有好有壞

文中的系所調整皆須審查

部分同意好友的看法。

台灣的教育制度是學習美國,但又學得四不像。

美國的大學是非常的機動,系所或者是programs可以隨時調整,沒有什麼事都需要教育部審查。

好友有提到好處是教育部認可,所有責任教育部幫你扛,但賺錢和永續經營不保證。

之前教育部核準了一大堆的和觀光相關的科系,現在招不到學生,教育部能負什麼責任?

我所熟知的師資培育法也是一樣,為了要減少流浪教師的數目,增加取得教師證的困難度,每一兩年就要修改一次。

每個大學應該發展其特色,教育部審查的目的就是要配合國家的政策來調整大學系所。

想也知道到時候和資通相關的科系就很容易通過,這樣難保不會重蹈20年前廣設生科系的覆轍。

教育部既然不能夠保證私校和科大的永續經營,那就不如由學校自行發展,由市場來決定其存在。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0-6-9 18:04:04

我認為少子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房價太高

薪水太低

保母過貴

不敢生小孩

所以少子化會造成學校招生不足

很多學校就是不以當人為目的

繳學費就是老闆

然後如此惡性循環

學校倒閉潮是不可避免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0-6-9 22:05:22

idwang 發表於 2020-6-9 18:04
我認為少子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房價太高

我認為少子化的原因是現在年輕人的想法和老一代的不同,否則我小時候生活更困苦,可是每一家都生很多小孩。

大學招不到學生是因為教育部錯誤的政策,廣設大學又不考慮少子化的因素,供過於求的必然結果。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cvcvcv11
威爾斯親王 | 2020-6-9 22:30:23

菜政腐的配套永遠只有一種...補助補助再補助.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0-6-9 22:41:01

cvcvcv11 發表於 2020-6-9 22:30
菜政腐的配套永遠只有一種...補助補助再補助.

感謝您閱讀我分享的新聞並且評分支持,但是我們還是必須遵守版規避免談論敏感的政治話題,再次謝謝您。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jkjkjk110
王子 | 2020-6-10 09:57:25

732 發表於 2020-6-9 16:19
部分同意好友的看法。

台灣的教育制度是學習美國,但又學得四不像。

其實我也想廢了教育部
或者期望他只管理底層教育就好
有太多因素
導致我認為不可能把他踢出局


至於大學特色科系
假設某大新開一科系
以專業來說算他的特色科系
而且成效不錯

那來年有多少沒準備的大學會加開
這些要淘汰吧
而有準備的大學
那要不要加入評比

教育不能像試水一樣
第一個試了覺得不錯
而後面沒有規劃的不知道水深
直接跳下去想跟著撈一筆




上述算我個人膚淺的想法
以我連教育部長是誰都不知道
就可以知道一件事
對專業教育來說
我只期望他管好中小學

而高中和大學
算了大家還是看看就好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toradora99
威爾斯親王 | 2020-6-10 12:51:27

732 發表於 2020-6-9 22:05
我認為少子化的原因是現在年輕人的想法和老一代的不同,否則我小時候生活更困苦,可是每一家都生很多小孩 ...

年輕人的想法真的改變很多,尤其是負面的想法

不患貧但患不均,一窩蜂隨著主流意識聚集,雖算不上錯誤也說不上正確

讀書是為了更好的就業,那教育部可以考慮跟經濟部合併,讓經濟部來作考量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0-6-11 18:40:52

jkjkjk110 發表於 2020-6-10 09:57
其實我也想廢了教育部
或者期望他只管理底層教育就好
有太多因素

現在大學為了求生存,即使是資源比較豐富的國立大學也必須求新求變。

我比較熟知的理工領域學系,很多系所和學院都會和企業合作,開設企業冠名學程。

學生大四就到企業實習,欠缺的選修學分就在企業中學習代替抵免,比在教室裡面學理論的東西有用多了。

教育部其實根本就不用管這麼多,尤其是大學,大家都會自己尋求活路,想出的方法保證比較育部的官員要使用多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0-6-11 18:51:05

toradora99 發表於 2020-6-10 12:51
年輕人的想法真的改變很多,尤其是負面的想法

不患貧但患不均,一窩蜂隨著主流意識聚集,雖算不上錯誤也 ...

500年前科學還沒有分類的時候只有哲學家,現在哲學系畢業等於失業。

人文社科和設計藝術類的科系也差不多,似乎只有理工和醫學院才是就業保證。

如同好友講的,不患貧但患不均,台灣的大學不管是設立系所或者是大學生選擇科系都是一窩瘋。

大學培養的人才同質性太高,剛好反應台灣的產業發展。

以韓國為例,人家拍的電影可以拿到斯卡金像獎,文創產業蓬勃發展,自然就會有很多人才想要往設計藝術類的科系發展。

台灣葡式蛋塔的文化已經根深蒂固很久了,但是教育為百年大計,只會炒短線台灣真的是前途堪慮!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jkf798
威爾斯親王 | 2020-6-11 19:09:03

這個問題真的是大哉問,幾千字恐怕都不能道盡。

上述幾位版友的看法差異,用不精確的方式來形容,是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的差別。

然而,實際應用到世界各國,會發現沒有哪個國家是「純粹」的自由經濟或者是「純粹」的社會主義。

依我的淺見,教育部該做的事情有:

1. 統整資源(主要是經費),計算出在滿足高中、國中、國小教育之後,還剩下多少資源能用於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之中,有哪些是基礎學科?(國文、數學、理化等等)臺灣應該保有多少「優質」(不是濫竽充數)基礎學科能量(師生人數)?把這個所需資源也計算出來,剩下的,就是可以運用於較為「實際」、「應用」學科的資源,而每年真正會有大幅變動的,就是這個資源。

2. 多引一些業界人士(尤其是成功人士)當參謀,了解產業實際需求與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藉以選定重點科系。

3. 將大部分資源投入選定的重點科系,並限制能夠發揮此投資之師生人數上限(蓋僧多粥少則無用矣),例如電機系3000人、電信係1000人、生科系100人...諸如此類。

4. 剩下的少部份經費,再平分給各未入選之校系,給予他們基本的支持,實則已經放棄他們,讓他們自行想辦法尋找出路。

5. 編審客觀公正之知識,以及各知識最低要求比例(目前做得很爛),以作為高中以下各級學校教科書之根據。

以上。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0-6-11 22:58:53

jkf798 發表於 2020-6-11 19:09
這個問題真的是大哉問,幾千字恐怕都不能道盡。

上述幾位版友的看法差異,用不精確的方式來形容,是市場經 ...

感謝好友的回應,提出的方法的確非常有價值,針對好友的提議我一一的回應:

1. 統整資源(主要是經費),計算出在滿足高中、國中、國小教育之後,還剩下多少資源能用於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之中,有哪些是基礎學科?(國文、數學、理化等等)臺灣應該保有多少「優質」(不是濫竽充數)基礎學科能量(師生人數)?把這個所需資源也計算出來,剩下的,就是可以運用於較為「實際」、「應用」學科的資源,而每年真正會有大幅變動的,就是這個資源。

教育部部分配高教經費是按照人頭來分的。國立大學教職員的薪水是由教育部核發,學生大學部加權為1,碩士班加權為2,博士班加權為3,私立大學可以領到教育部的學生人頭補助,公公道道,平均分配。至於之前的5年500億、教學卓越計畫和現在的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那就各校各憑本事,不過基本上雨露均霑。

2. 多引一些業界人士(尤其是成功人士)當參謀,了解產業實際需求與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藉以選定重點科系。

大學不是職訓所,如果真的要引進業界人士(尤其是成功人士)當參謀,最後只會剩下理、工學院和商管學院。不過企業掛名的學程我是非常贊成,學生到業界實習,才知道在學校該學些什麼。

3. 將大部分資源投入選定的重點科系,並限制能夠發揮此投資之師生人數上限(蓋僧多粥少則無用矣),例如電機系3000人、電信係1000人、生科系100人...諸如此類。

生科系100人?當初二十年前喊得震天價響的生物科技,全台灣成立了不知道多少生科系,怎麼可能管制師生人數?幾乎所有國立和私立大學,再加上從專科升級上來的科大,幾乎都有電機和資工系,為什麼業界還是在喊缺人才,因為質重於量!

4. 剩下的少部份經費,再平分給各未入選之校系,給予他們基本的支持,實則已經放棄他們,讓他們自行想辦法尋找出路。

好友可能不知道高教的生態,很多私立大學的董事會都是有民意代表和地方勢力在撐腰,分不到錢立刻就會施壓。

5. 編審客觀公正之知識,以及各知識最低要求比例(目前做得很爛),以作為高中以下各級學校教科書之根據。

課綱一改再改,學生程度反而越來越下降,我看還是不要再改了吧!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