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337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qw8010
王室 | 2020-7-9 10:09:46



台灣糧食自給率歷年變化

2020-07-09 05:30:00
農委會盼從需求端帶動生產 讓種植面積倍數成長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農委會推動大糧倉計畫後,學校使用國產豆奶增加超過200萬瓶,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再宣布成立雜糧國家隊,希望從需求端帶動生產,讓重點雜糧作物種植面積倍數成長,也儘快讓全國糧食自給率從34.6%提高到40%。

前年我自給率為34.6%
農委會昨舉辦「國產雜糧整合行銷啟動記者會暨工作坊」,陳吉仲在會中宣布成立雜糧國家隊。他表示,雜糧國家隊將結合農民團體、食品和加工業者到通路商,讓全國糧食自給率儘快達到40%。

疫情出現糧食安全問題
陳吉仲指出,今年出現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未來也可能有極端氣候的影響,從這次疫情看到,中國封城封省,稻米大幅度減產,加上蝗蟲影響,7月有20多個省受豪雨影響,出現糧食安全問題。台灣更應重視糧食安全重要性。

農糧署表示,雜糧國家隊從生產、加工到通路端,都會加強力道推廣國產雜糧。

加強力道推廣國產雜糧
陳吉仲指出,會從學校端優先開始推廣國產豆漿,希望最快下學期起,讓3000多所國中小學,每個禮拜有一天喝到非基改國產豆漿,透過需求增加供給。

農糧署表示,2016年起推動大糧倉計畫,鼓勵學校使用國產雜糧,除輔導業者契作、加工大豆以外,去年開始推動學校使用國產豆奶;使用具有機標章豆漿,補助運費一瓶2元,具有產銷履歷者補助1.5元,前年銷售67萬瓶,去年已增加至285萬瓶。

陳吉仲指出,生產端目標是大豆、小麥、高粱等雜糧作物可倍數成長,目前大豆生產面積3000多公頃、小麥約1000公頃、高粱1000到2000公頃左右,已與金門酒廠討論如何在國內契作提供原料,確保種植後通路穩定。

農委會統計,我國主要雜糧作物包括落花生、玉米、番薯、大豆、小麥、胡麻、高粱、小米、紅豆等,去年種植面積約7萬5300公頃,產量約46萬公噸,產值約104億元。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宣布成立雜糧國家隊。(農委會提供)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terrybear6268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