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y5305201314y
王室 | 2020-7-20 13:48:12

13:382020/07/20 中時新聞網 呂承哲

華為在晶片供應來源面臨大麻煩。(圖/達志影像)

美國5月對華為發出的最新禁令,導致任何企業只要是供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都要經過美國政府審查通過,這也使得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6日法說會上正式公開消息,在9月14日120天寬限期到期後不會再供貨華為。對此,大陸財經媒體透露,從華為的數據來看,目前所擁有的晶片庫存只能撐到明年。

據《全景財經》報導,華為從2019年起,其晶片庫存持續上升,2018年晶片庫存價值約為963.9億元人民幣,截至2019年翻倍至1672.1億元人民幣,年增73.5%。2020年Q1再增加210億元人民幣,總計達1882.47億元人民幣。

據市場消息指出,華為已經在120天寬限期向台積電採購大量的7奈米、5奈米訂單,金額高達7億美元,至於今年下半年即將發表的華為5G旗艦級手機所搭載的麒麟處理器,將會趕在9月15日前出貨。

從這些數據來分析,華為正在大量出貨5G電信設備相關產品,因為這些產品的晶片庫存消耗量大又快,僅能維持到明年初。市場一度傳聞,南韓科技大廠三星電子與台灣IC設計大廠聯發科有望成為華為的新供應來源,但考慮含有美國技術成份也有一定比例,最終華為要從此獲得資源非常困難。

也因如此,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就成為華為供應替代來源的重要關建,但中芯國際與台積電有1~2世代的技術落差,加上中芯國際目前14奈米貢獻營收比重甚至不到1%,先進製程產能相當有限,無法應付華為大量需求。中芯國際在這次IPO所公開的招股書上也提到,由於國際相關規定所致,中芯國際可能無法替「若干客戶」繼續供貨,市場認為該客戶就是華為。

若中芯國際就想跟上華為需求,可能會不得不把15%營收用於研發先進製程之上。不過,隨著大陸半導體自主加緊腳步,中芯國際今年回歸陸股,籌資200億元人民幣,用以建造14奈米12晶圓生產線,募資熱度遠遠超乎預期,中芯國際16日於上海科創板掛牌上市首日更是創下股價狂飆200%的表現。(中時新聞網)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感謝您的愛心就是最好支持
回覆 使用道具
JFKSUKS
子爵 | 2020-7-20 15:50:28

這個很87~
成立一間子公司,用間接第三方的方式買就可以了

當然~要是真的要打擊華為,這樣幼稚的手法不論在各個環節都很容易被阻斷
但~今天華為問題就是美國選舉問題~也是個假議題

除了逼迫大陸積極開發自己的晶片(這個是目前鉗製大陸和遏止兩岸戰爭的主力原因之一)之外
短期獲利的就可能只有米國棕痛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