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Daisy Chuang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4 月 26 日 16:35 | 分類 能源科技 , 電池
為避免鋰離子電池或行動電源因為短路起火,引發飛安意外,其實備用鋰離子電池不能放在託運行李、電子設備要關機才能託運,手提攜帶數量也有所限制,而現在全球安全科學認證機構 UL 更針對電池防火產品推出新標準,盼強化鋰電池在航空運輸上的安全管理。
根據聯邦航空總署(FAA)統計,從 2006 年至 2021 年 3 月底止,已發生 310 起與鋰離子電池有關的空中或機場事故,其中 2019 年記錄在案的件數為 45 件,就算 2020 年受 COVID-19 疫情影響而航班大減,仍有 37 件記錄,事故內容包括置放在隨身行李的電子菸突然過熱冒煙、手機電池自燃、充電中的耳塞式耳機過熱等等。
目前隨著搭載鋰離子電池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愈加多樣化,為了避免危及飛航安全,航空公司開始增設防火袋,並須經由受過專業訓練的空服人員操作使用。然而 UL 指出,電池防火保護產品的性能都只是自我聲明,沒有經過第三方機構的審查、測試或認證,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也沒有相關標準與審查機制。
故 UL 以 2020 年 12 月完成發布的 ANSI/CAN/UL 5800 《電池防火產品安全標準》(Standard for Safety for Battery Fire Containment Products)為基礎,集合航空業者、運輸公司、政府機關以及防火產品開發廠商等利害關係人,針對存放鋰電池而設計的航空用防火保護產品(in-flight battery fire containment products),推出第一個安全性與有效性認證服務。
認證包含三個部份的測試系列要求,將會評估產品對遏止或減緩電池起火可能造成的火勢、高溫、濃煙或碎屑的性能表現。
UL 建築環境事業部全球營運副總裁 Kevin Faltin 表示,航空用電池防火保護產品已廣泛地被航空公司使用,UL 針對電池防火產品所推出的第三方安全認證服務,能幫助產品製造商提供高品質、高性能且符合產業安全標準的產品。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
總評分: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