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324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yuan1438
王室 | 2021-4-30 06:30:16

04:102021/04/30 中國時報 林欣儀 、台中

科博館植物園內的水池日前出現1隻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食蟹獴」,館方經3周觀察,已將牠野放回山林。(科博館提供/林欣儀台中傳真)

被列為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的「食蟹獴」,竟在台中科博館現蹤!館方日前發現植物園水池邊出現1隻動物,一度以為是流浪貓或穿山甲等,經研究人員確認為罕見的「食蟹獴」,不但會自行覓食、躲藏,還無懼生人靠近,經3周觀察、記錄,已於本月22日野放回歸山林。

這隻「食蟹獴」到底哪來的?科博館也相當納悶。館方指,牠是清明節連假後出現,會主動捕食水池內或周邊的螺類、蝌蚪或蛙類、小魚等生物,休息時則會躲到珊瑚礁岩洞內,每次出現前後僅約1分鐘,立即吸引不少遊客、保全注意。

科博館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陳彥君說,一開始保全以為牠是流浪貓,一度又誤認是穿山甲、白鼻心,經拍攝其出沒照片交由研究人員辨識,才確認是生活在中低海拔淺山的保育類「食蟹獴」,園區立即啟動監控,在周邊加裝監視器、自動相機與聲景錄音機,記錄牠的活動情況。

科博館發現,這隻「食蟹獴」個性大膽溫馴,遊客靠近時不會出現一般野生動物常有的警戒狀態,與其他動物相處也很平和,發現牠有舔毛的習慣,且排泄物中有部分硬質毛,有時還會趴在沙灘上做日光浴、以腳踩踏水面嬉戲。

陳彥君說,「食蟹獴」又稱為「棕簑貓」、「膨尾貍」,是台灣食肉目中罕見的日行性動物,偏好棲息在有溪流、池塘的地方,目前台灣生態學界對其習性、族群數量的統計仍不多。特別的是,經健康檢查後,從其身體情況、爪子及體重研判,應無人為飼養痕跡,為提供更適合的居住環境,日前已野放、讓牠回歸自然。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感謝您寶貴的愛心每一顆我都很感激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