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養師表示,魚肉內含構成腦部神經細胞的重要成分,可幫助腦部發育;圖為情境照。(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吃魚會變聰明」是許多人小時候常從長輩口中聽到的話,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發文指出,魚肉的脂肪中含有Omega -3不飽和脂肪酸,它們是構成腦部神經細胞的重要成分、可幫助腦部發育,不僅如此,她也分享16種常見魚類的熱量及營養價值。
由圖表可見,每100克熱量最高是鯖魚的417大卡,其次為秋刀魚314大卡,兩者脂肪也較高,分別是39.4克和25.9克;碳水部分,魚類碳水普遍較少,最高的是台灣鯛的1.3克,其餘皆不超過1克;蛋白質則是鮭魚的24.3克最多。
16種魚類營養價值比較表。(圖取自高敏敏臉書專頁16種魚類營養價值比較表。(圖取自高敏敏臉書專頁)
高敏敏指出,魚肉的纖維結構比較短,引此比其它肉類容易咀嚼吞咽且更容易消化吸收供人體使用,且魚類除了能讓人變聰明,也同時具有增強保護力、恢復體力、修補傷口、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種功效,不論是深海魚或淡水魚都有豐富的營養,建議輪流均衡攝取。
高敏敏提到,食藥署曾建議,吃魚的份量可以依照年齡做調整,1-3歲每週2份;
4-6歲每週3份;孕婦:每週7-9份,其中1份約等於3根手指併攏的大小及厚度,但也需注意鯊魚、旗魚、鮪魚及油魚等份量;高敏敏也指出,吃魚時其實可以選擇小型的魚種如鯖魚、秋刀魚、鱸魚等,因為它們重金屬殘留量相對較低,對身體傷害較小,此外,通常魚的內臟組織累積的重金屬較瘦肉組織高,所以建議去除內臟再吃較佳。
營養師高敏敏。(圖由高敏敏提供)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