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陳良益
王室 | 2022-11-19 12:29:44

09:582022/11/19 中時 陳祐誠

交通部航港局於台北市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LIGHTHOME:以光為家—燈塔人的故事」展覽。(陳祐誠攝)

高齡100歲的諸從光先生分享擔任燈塔守的艱辛故事。(陳祐誠攝)

交通部航港局即日起至11月27日,於台北市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LIGHTHOME:以光為家—燈塔人的故事」展覽,為期10日的展覽介紹燈塔守的工作、故事與秘辛,更邀請到高齡100歲的前輩分享趣事與艱辛。

展覽以燈塔守、家族以及從事相關工作的人為主軸,燈塔守需要忍受在孤立的環境工作,並時常配合輪調更換工作地點,對自身、家庭都是很大的挑戰。展覽彙集燈塔人與家人的口述歷史,拍攝10組燈塔人故事影片,將過去燈塔人工作、生活的經驗呈現出來,讓更多人了解到燈塔的人文故事。

今年已滿100歲的諸從光先生,民國36年在上海受訓,待過1座燈塔後被派來台灣,不料一來就無法再回去,之後40多年在台待過10餘座燈塔。他回憶,受訓時的項目除學習天文、地理,還有許多通信知識,由於工作非常辛苦,且是「日落而做、日出而息」,薪資比一般公務員更優渥一些。

諸從光說,燈塔工作相當封閉,在沒有水電的環境下,一切生活要靠自己打點,食物斷炊是家常便飯,時常要到海邊撿海螺或海菜,而每位燈塔人都很厲害,每座燈塔有4到6人一起負責,各自將技能結合起來,從種菜、釣魚、理髮、縫衣服等都不是問題,大家就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下合作熬過來。

燈塔守回家機會不多,沒有電話、收音機,連信也不通,諸從光曾半年沒有見到老婆和小孩,也沒有和外人見過面。他笑說,燈塔守必須克服各種困難、克服寂寞,一切靠自己調節生活,當時他最想要的東西,就是一台收音機。

諸從光表示,現在的燈塔已和幾10年前大不同,晚上打燈後看起來光鮮亮麗,還成為假日參觀的景點。他也感謝航港局紀錄燈塔人,大家不求回報,而是希望把燈塔人的故事傳承下去。

航港局指出,未來將彙整人物故事,於12月出版專書,希望能藉由影片、專書及展覽,為燈塔人文歷史傳承作寶貴的紀錄與傳承。

「LIGHTHOME:以光為家—燈塔人的故事」展覽,每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視聽室輪播10組燈塔人影片,另設有展間介紹10組燈塔人的故事、燈塔知識、各燈塔風情照,也有VR實境,讓觀展的民眾可以體驗到燈塔守在孤島、海角的燈塔上的感覺。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halay + 20
nokiar + 20
詩妃 + 18 感謝大大分享
浪來時 + 10
nikon2345 + 18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8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