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5-3 11:21:39

211.jpg

銅鏡在考古挖掘中相當常見的古文物之一,且在歷史發展中,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古人甚至還將其視作「升天」的管道,然而銅鏡本身除了可以照人外,竟還有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功能,就是聚光引火,堪稱是古代的「打火機」。

無論美醜、能無私地照見萬物,是銅鏡的一大特色,古人對此相當癡迷,因此也產生許多神奇的聯想,並將其反應在銅鏡背面精美的紋樣、文字上,大多數博物館在展示銅鏡時,也多以背面示人,因為其正面非常平整且光可鑑人,沒有太大的可看性。

杜鵬飛進一步說明,起初古人照影、照容用的是「鑑」,意即水盆,後來才出現「鏡」,兩者意義相通,且除了照容以外,還有另一層涵義,在《尚書》中有一句話「無於水鑑,當於民鑑」,意思是我們不該只用水來照容,而是要以他人為鑑,因此銅鏡從一開始產生,就不只是一個實用物,背後還藏有深遠意涵,古人甚至認為銅鏡是前往另一個世界、升天的管道,所以在墓葬中也經常見到銅鏡作為陪葬品。

而關於銅鏡實物,杜鵬飛指出,早期因為鑄造工藝的技術不夠,所以銅鏡體積較小,如果做得太大就容易脆裂,也不方便攜帶,但這麼小的鏡子如何把人臉都照進去呢?杜鵬飛解釋,早期的小銅鏡其實大多都呈現曲面,而不是平面的,按照現代科學的理解就是「凸面鏡」,能將物象縮小,但古人並沒有這樣的知識,所以應該是基於經驗而形成的。

杜鵬飛提到,早期銅鏡還有一個功能,可以用來聚焦陽光引火,稱之為「陽燧」,不同於一般的銅鏡,陽燧為「凹面鏡」,且在當時是很常見的器物,又被現代人稱作是古人的「打火機」。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p0937433921 + 10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