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arngreiper
威爾斯親王 | 2023-7-18 08:56:09

夏天多汗恐藏疾病警訊! 從5種異常出汗型態看健康
17:052023/07/17 中時新聞網 郭冀銘


汗液是身體健康的指標,中醫師艾莉絲列出5種常見的異常出汗型態,包括少汗、多汗、汗黏、冒冷汗及味道重。(示意圖/Shutterstock)

夏天天氣炎熱容易流汗,其實從出汗型態也能看出身體狀況。欣華安中醫診所副院長艾莉絲表示,中醫有血汗同源之說,發汗過多就會損傷血液,所以汗液也是身體健康的指標。她並列出5種常見的異常出汗型態,包括少汗、多汗、汗黏、冒冷汗及味道重。其中,像是糖尿病、腫瘤等都會導致異常出汗,並伴隨明顯相應症狀,應及時控制病情。

艾莉絲在臉書粉專「艾莉絲學姊 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發文表示,汗液其實是中醫用來評估一個人身體健康的重要標準,了解汗情才能掌握健康,她並列出5種常見的異常出汗型態,一一闡述:

1、少汗:排除待在冷氣房或運動少等外在影響,艾莉絲表示,出汗較少者大多是「虛寒」體質,在臨床上需要調整個人生活方式,進行適當運動改善體質。但若出現手、足、四肢末端溫度過低症狀,她建議可服用中藥進行調理。

另外,艾莉絲指出,出汗少也會導致酸性代謝物在體內淤積,無法排毒,除了引發常見的皮膚病外,也會影響新陳代謝,造成身體脂肪增加。

2、多汗:艾莉絲提到,包含糖尿病、甲亢、高血壓、腫瘤等都會導致異常出汗,並伴隨明顯的相應症狀,應及時控制病情,就能解決多汗情況。

不過,艾莉絲說,更多情況是沒有明顯疾病症狀的異常出汗,像是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仍出汗不止,或是晚上睡覺時盜汗。她解釋,前者為氣虛表現,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點,需開立緩解氣虛、增強體質的處方;後者體質可能屬「陰虛」,且通常伴隨潮熱症狀,可能是更年期荷爾蒙改變或其它原因,可服用加味消遙散等中藥調理,也要減少吃辛辣的食物與進行適度的運動來改善體質。

3、汗黏:艾莉絲說明,一般是患者屬於濕氣旺盛的體質,但由於汗黏也有可能是肝火旺或是脾胃功能失調引起,因此平時要注意清淡飲食,少吃點肥甘油膩的食物,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也可至中醫門診,採取針對性治療調理體質。

4、冒冷汗:艾莉絲提到,身體經常冒冷汗,在中醫觀點裡,是陽氣不足所致,可以用補氣血的中醫藥方調理,但若是急症劇烈腹痛、嚴重貧血、嚴重發炎反應及出血等狀況也會伴隨冷汗發生,就要立即就診治療。

5、味道重:艾莉絲表示,是肝膽濕熱、脾胃濕熱等引起,肝膽濕熱可以使用龍膽瀉肝湯、脾胃濕熱用藿香正氣散,尤其是夏天很多人都是腸胃型感冒、濕熱引起的腸胃炎,可以服用藿香正氣散等進行治療。但若有異常氣味,則大多是內分泌系統問題所致,而不同的體味有對應可能的病症,像是糖尿病初期,尿液與身體會有著甜甜的氣味,就得盡快就醫檢查。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