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8-10 10:33:06

211.jpg

天文學家曾經認為,行星是在恆星周圍特定軌道形成,之後就在軌道穩定運轉,不會改變。但據近期觀測和模擬計算結果,行星系統形成初期,其實非常不穩定,此時各行星運轉時會相互共振,使行星不斷變化或互換軌道,直到多餘行星拋入宇宙後,系統才會逐漸穩定。

被拋出恆星系統、不受任何恆星引力束縛,並在星際漂流的天體,稱為漂流行星,可能是類似木星的大型氣態行星。當被拋離恆星系統,也可能將整個衛星系統含表面冰封衛星,一起帶入宇宙。

就像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衛星,衛星「冰地殼」下方液態水,可能透過岩石核心地質活動,或放射性物質衰變而加熱,變得夠溫暖到支持生命活動。最近天文學家運用微型重力透鏡效應,除了發現系外行星,也探測到一些在星際漂流的大型氣態行星。
台北天文館配圖

透過以下影片得知,當漂流行星通過恆星前方,微型重力透鏡效應導致恆星看起來些微改變位置,或產生多恆星成像,天文學家可據此變化,找出漂流行星的位置。



據研究成果推論,以太陽系為中心到距離最近恆星毗鄰星,約4.2光年為半徑畫出的球形空間,約有數萬顆漂流行星,銀河系更可達約上兆顆。當然如此龐大漂流行星或衛星系統,外星生命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天文學家估計,每顆恆星大概可形成約千顆與月球大小相近或更大衛星、矮行星或類地型行星。

這些發現為新世代太空望遠鏡,如性能優異的歐幾里德太空望遠鏡(Ecuid)或羅曼紅外線太空望遠鏡(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提供絕佳觀測目標。

上述研究除了讓我們更了解恆星與行星的演化過程,也能成為搜尋外星生命的里程碑。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3-8-10 14:08:31

漂流行星、漂流星球
這是在科幻類作品看到的概念!

所以幾年前就知道這詞彙,不過今天看到這篇文章,才知道天文界真有這些東西!
不過,依照文章的介紹,這類漂流行星。 應該是不太有可能出現生物、文明的!
因為沒有穩定的環境!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8-10 14:21:27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3-8-10 14:08
漂流行星、漂流星球
這是在科幻類作品看到的概念!

漂流行星是恆星死亡之後留存下來的,宇宙之中當然會很多,只是不會自己發光所以很難觀測到。

漂流行星肯定沒有生命,但是我們可以去探索是否曾經有過生命,甚至於文明。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