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55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銀色戰車
副站長 | 2010-9-6 09:28:53


乾地路面賽道操控
高性能街胎領潮流
CSC 5P除了在溼地表現上備受肯定,對於乾地操控上原廠更是特別強調,針對乾地關卡原廠準備Porsche 911 C2S與M.Benz SL63 AMG讓媒體有機會在賽道上測試其極限,雖然測試過程中同樣有現場指導教練在前車教導賽道應有的路線,但筆者在3趟試駕過程中可以明顯發現前後配的寬胎設定,不論911或者SL63在彎中表現上都相當穩定,即使車速硬是往上加高,只要在正常路線上都還能夠有效掌握動態平衡,但即使進彎前駕駛發現車速稍稍偏高,隨即利用重踩發車發揮制動效能也能立即達到減速進彎的功效,就一般駕駛而言已足夠應付日常所需。
但這似乎還是不能凸顯Continental以CSC 5P確立高性能胎的新標準,為了滿足重度讀者更為熱血的駕馭感受,此關卡還安排了Audi R8與VW Touran進行瘋狂Taxi極速體驗,在筆者實際試駕911與SL63後這次的試乘活動完全將CSC 5P乾地極限發揮,充足抓地力配合精準轉向特性,即使是部重度改裝的Touran TDI,令人驚訝的過彎動態表現還是讓試乘者頻頻發出讚嘆。

在優異抓地力表現下輕鬆做出飄移過彎動作,這已是CSC 5P應有的基本功
繞錐動態測試
大小胎有所差異
既然要測試輪胎的操控性,繞錐關卡當然不能缺席,但這回原廠特別安排自家16吋ContiPremiumContact 2,這與19寸CSC 5P相較之下雖然產品屬性有段不小差異,但這也輕鬆凸顯出胎壁扁平比與抓地力的程度,對於繞錐有極大的差異影響,當16吋ContiPremiumContact 2進行繞錐時,很明顯隨著BMW 320i通過一個個錐筒後,過大胎壁所導致車輛動態無法立即恢復便進入下一個繞錐動作,經過十多個錐筒累積的失衡能量,最終動態表現明顯有失控情形發生,車輛橫打在繞錐跑道上也是預料中的事。
反觀19吋CSC 5P在低扁平比胎的優勢下,同樣的繞錐路線不但能讓駕駛以更高車速進行之外,極為優雅而穩定的繞錐路線讓駕駛同樣深具信心,若不仔細看實在讓人難以聯想在同款車型之上,輪胎的差異性竟會有如此巨大的轉變。

除了高性能車之外廠方還安排瘋狂Taxi Touran TDI,在重度改裝之下一口氣搭載3名乘客仍可輕鬆發揮CSC 5P的過彎實力

相較之下Audi R8雖然同樣有專業車手進行賽道試乘體驗,但過於舒適使得不如瘋狂Taxi來得刺激有趣

難得機會之下筆者隨同試車手試駕CSC 5P的賽道表現,極高穩定性與優異制動表現,讓人幾乎忘了自己身處賽道極限關卡中。

同樣車型換搭19吋CSC 5P低扁平比胎後,極為優雅而穩定的繞錐路線,讓駕駛深具信心還能漸增行車速度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一個人善良的太久,就會習慣了承受,漸漸地你會發現,你的付出並沒有換來別人的感激,而是一種理所當然。後來,冰冷的人情告訴我,做人嘴要甜,心要狠,該虛偽時就虛偽,該拿的別不好意思,該滅的別手下留情,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與其埋怨自己不如埋了他人!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