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998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飛高
大親王 | 2010-9-26 06:14:46


      摩爾曼斯克是俄羅斯乃至世界最大的軍港之一,俄羅斯最大的漁港和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北冰洋考察站的前進基地和北方諸島的後方基地,北方艦隊的母港。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首府,北冰洋沿岸最大港市。位於科拉半島東北,臨巴倫支海的科拉灣。終年不凍,被稱為"不凍港"。人口約42.6萬。在城區的高處放眼望去,整個城市沿科拉灣的狹長地帶由北向南展開,城區依山而建,是個瀕臨海灣的小山城。城區主要街道的建築大都是50年代興建的5層高的建築,顯得有些陳舊。在靠近城邊的山巒上,主要是高層的居民住宅樓。入夜,在萬家燈火的映照下,初披冬裝的北國港灣顯得迷人而多姿。

      摩爾曼斯克是俄羅斯西北摩爾曼斯克州的政治、文化和工業中心。它的發展同臨近的其它城市一樣,同俄羅斯發展北方海上軍事力量緊密相連。由於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雖地處北緯69,位於北極圈內,但冬季科拉灣海水不結冰,是俄國少有的不凍港。船艦出入該港不經過別國控制的灣峽,交通戰略位置極重要。為全俄最大的軍港和北冰洋沿岸最大的商港,俄羅斯船只由此通往世界各地170個港口,年吞吐量800 ∼1000萬噸。從沙皇俄國時期開始,在北方地區建立不凍港的海軍基地就是俄羅斯積極推行的一個海軍發展戰略。1899年沙皇俄國在這一地區建立了第一個軍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科拉灣的戰略地位顯得更加重要。

      1916年,同俄羅斯內地相連的鐵路在摩爾曼斯克建成通車,同時俄羅斯決定在這裡興建港口,摩爾曼斯克正式建城。到二次世界大戰開始,這裡已經成為俄羅斯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中心。蘇聯政府於1933年決定在科拉灣建立北方艦隊分艦隊,1937年改為北方艦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摩爾曼斯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來自盟軍國家的各種物資,通過這裡,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蘇聯各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同美國爭奪海上強國地位,蘇聯政府積極發展海上軍事力量。北方艦隊成為俄羅斯海軍著力發展的海上力量之一。蘇聯的第一艘核潛艇就是在1958年配備給北方艦隊的。從50年代到70年代,北方艦隊成為蘇聯最為強大的海軍艦隊,原蘇聯海軍的三分之二的核潛艇和水上核艦艇都駐扎在北方艦隊。

      正是由於摩爾曼斯克及其臨近地區同北方艦隊聯系緊密,這裡的許多造船和船泊修理,以及核工業企業都直接同軍事有關。因此這裡一直以來基本上是不對外開放的地區。在這裡采訪的一周時間裡,記者感受最深的是,這裡的許多采訪活動都必須事先征得軍方的同意。外國記者在這裡的活動區域相當有限,許多地方都是不允許外國人進入的。即使新聞中心組織的活動,也必須事先報名並詳細填寫記者的身份材料。這裡的俄羅斯同行告訴記者,即使是在摩爾曼斯克的大街上采訪照相,如果沒有俄方人士陪同,都有可能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而出現麻煩。
      摩爾曼斯克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是,這裡是一個核設施多、核污染風險很高的地方。這實際上也是同原蘇聯政府在這裡全力發展核潛艇戰略軍事力量密切相關。據官方公布的材料,摩爾曼斯克州地區共有220個核反應堆。還有100多艘已經廢棄但沒有進行處理的核潛艇。這裡還存放有許多核廢料和核燃料。因此,這裡的核污染問題成為世界一些國家,尤其是北歐國家的關注的一大問題。

      城市和商港位於科拉灣南端東岸,是俄北方海洋漁業基地和全俄最大漁港;為貫穿北冰洋的北海航線的起點和俄北極地區各島嶼與考察站的補給基地。工業以魚類加工、修船、木材加工和建築材料為主。北極地區重要科研中心,有極地研究所、海洋漁業及海洋學等研究機構。市東北25千米的北莫爾斯克是俄北方艦隊司令部駐地。

      摩爾曼斯克衛星圖摩爾曼斯克一年中有一個半月的長夜,又有兩個月的長晝。每年從12月2日起到次年1月18日前後,太陽一直沉落在地平線以下,北極星則幾乎垂直地懸掛在高空。而在夏至前後的兩個月裡,太陽終日不落,周而復始地在天空回轉。
      摩爾曼斯克位於北極圈以內約68°處,被稱為“終年不凍港”,原因是這裡有暖流經過。而且此處在5月份開始出現極晝.

摩爾曼斯克

摩爾曼斯克

摩爾曼斯克

摩爾曼斯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15 + 15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15  金幣 + 15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