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邱鴻洲
威爾斯親王 | 2024-2-17 00:03:48

三立新聞網
2024年2月16日 週五 下午10:45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營建股近半年飆漲3成,外資持有比例卻不斷下滑,何世昌認為,可當「反指標」參考(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台股大盤站上萬八,營建類股指數亦飆上430點高峰!觀察營建類股走勢,近半年大漲約3成,漲幅領先於大盤,外資持有比例卻出現持續下滑跡象。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外資操作營建股有「空頭超底、多頭賣股」的習慣,況且台灣營建股多為內股持有,故外資持有比例大致上可作為「反指標」參考。

何世昌表示,營建股之所以飆漲,主要是因前2~3年預售屋熱潮,近半年也到了交屋潮時節,加上國內「存股」熱潮,高股息(殖利率達5%)的營建股成為投資人簇擁標的之一,促使股價高漲。

不過,這一波營建類股指數攀上高峰主要是受到內資推動,外資參與成份不多,且截至今年2月15日止,外資持有營建股比例減至14.5%,意味著多數籌碼都被內資買下,未來營建股指數能否再創新猷,可能要看內資臉色。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資料,外資持有營建類股比例自2021年跌破15%,2021、2022年都在14.4%左右,2023年才回升至14.6%,已連續3年皆維持在15%以下,且今年前2個月持股比例還出現略微下滑跡象。

何世昌認為,外資持有營建股比例下降並不代表看壞營建股,畢竟近10年外資賣超台股逾兆元,各大類股多遭到減持,例如半導體類股持股比例一度高達5成以上,現在已跌至約44.67%。況且外資持有營建類股比例不多,減持的比例也相對較少。

他說,外資在營建類股的布局操作,大概可用「空頭逢低承接,多頭減持停利」來形容。

2014年~2017年底,即前一波房市空頭期間,外資持有營建股比例升至16.64%~17.13%,但2018年房市至今房市轉為多頭,持股比例卻一路走滑、並且跌破15%。

最後,何世昌指出,若外資操作策略不變,仍喜歡在房市空頭時進場抄底買營建類股,則幾乎可當作是「反指標」做為參考,所以當外資持股比例升高,反而可能是已經看壞房市,不見得是好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bustblade88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24-2-19 06:35:07

感謝您分享有用資訊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