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102024/05/28 工商時報 陳振輝 富達國際全球永續長
實踐全球淨零排放目標有賴龐大資金投入,惟資金缺口持續擴大,凸顯轉型金融發展迫切性。亞洲坐擁豐富天然資源、人口紅利,以及科技創新,具備充足條件推動轉型金融進入下一階段。
永續投資近年愈來愈受市場歡迎,促使更多資金為尋求收益並期望改善世界,流向高度符合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的指標。因此,鋼鐵、水泥、化學、航運及礦業等高排放產業將被拒於門外。
各地政府、投資人及社會大眾已意識到,高排放產業展開低碳轉型需要財務及技術支援。亞洲轉型金融發展更是刻不容緩,因亞洲在實現2030年減排目標的進度落後,區內85%能源產出仍來自化石燃料,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以上,產生的塑膠垃圾量占全球65%。
同時,亞洲暖化速度較全球平均更快,更易受氣候變遷影響。以2022年為例,區內發生80多次自然災害,衝擊5,000萬人生命,經濟損失超過360億美元。因此,投資促進永續轉型且有益成長的商業模式,符合亞洲長期利益。
■轉型金融目標與融資框架 未能配合
轉型金融主要針對三大類企業提供資金,包括密集碳排放型、缺乏符合經濟效益的低碳排放或零碳排放替代品者、對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具重要地位者。資金幫助企業營運模式脫碳或發展新低碳技術的產業。然而,這些產業往往因技術不足或缺乏資金作改變,難以實踐脫碳轉型。
轉型債券至今尚未成功在已開發市場進行融資,基於追求低碳投資組合的投資人通常會排斥此類「骯髒」資產,很多資產管理公司也不願與這類資產有關聯,以免影響公司商譽。
要於2050年達成全球淨零排放目標,全球每年需投放約5兆美元資金,惟目前每年淨零投資資金缺口接近4兆美元。建立清晰標準框架,有助債券發行人及投資人相信資金將流向促進全球淨零排放的企業。
亞洲已開始出現就轉型金融而設的標準框架,區內監管機構正領頭制定轉型金融原則,提高透明度。例如,2023年推出《新加坡-亞洲永續金融分類法》(Singapore-Asia Taxonomy),是全球第一個直接定義轉型的分類法;亞洲之外如英國《永續揭露要求》(SDR),明確將投資於永續改進視為一項獨特類別,鼓勵企業進行低碳轉型。
這些舉措促使金融業出現新資金流動,為投資人帶來全新契機,投資於傳統不一定被視為「綠色」,但可能促進脫碳轉型、推動各經濟體邁向淨零未來的產業。
■日本發行轉型債券,值得借鏡
日本經驗值得參考,其轉型債券發行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日本政府計畫於未來十年,發行價值約20兆日圓(133億美元)主權轉型債券,且預計可從私營企業集資150兆日圓。
日本為轉型債券發行提供完整框架,廣泛的集資範疇促進各方面減排轉型,這帶動企業跟進。如此,不用單靠政府來填補轉型資金缺口,私營企業亦可為實現淨零目標盡一分力。
在構建具可信度的轉型金融環境上,資產管理公司扮演其中一個關鍵角色。脫碳轉型過程中企業轉型過程各異,轉型計畫需針對個別市場、產業及企業實際情況量身打造。
富達國際身為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一直積極與所投資企業維持協作,關注企業面臨的在地挑戰及契機,並提醒企業與投資人保持溝通的重要性,幫助提升透明度,讓投資人評估企業轉型計畫的可信度。在亞洲,因氣候及ESG訊息揭露仍為初步發展階段,企業同時面對設定減碳轉型目標及制定揭露框架的雙重挑戰。
透過研究、評估、溝通及協作等全方位永續投資策略,富達以可靠及可信的態度支持亞洲區內企業向低碳轉型,其中包括協助印尼棕櫚油生產商和鎳礦商、日本汽車製造商、東南亞公用企業等逐步轉型。隨著愈來愈多企業制定可信的減碳轉型計畫,資產管理公司可透過與各地政府及相關監管機構緊密合作,收窄政策差距,將資金引導至實際轉型項目,支持轉型金融發展。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