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弟華
威爾斯親王 | 2024-6-23 07:21:17

2024-06-23 05:00 聯合新聞網/ 天下文化出版



因應未來的AI趨勢發展,相關領域人才也勢必炙手可熱。 示意圖/ingimage

AI以後也會是這樣,我們永遠需要AI人才沒有錯,卻並非「我現在趕快選資訊工程」的思維,這好像假設以後就只有資工系,其他什麼都沒有。

我一直強調,AI是放大器,必須加上其他領域的專長之後,才會有倍數相乘的成果,和別人的差距也會跟著拉開。

做為一個逆向操作者(contrarian),應該試圖將人文跟工程跨域融合,在工程之外趕緊去深耕自己的領域,去加乘人類在每個領域的發展速度。從中長期來看,我相信這種人會勝出。

(本文出自《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本文出自《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我知道很多人會有疑問,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看待程式教育?我的答案是,除非你進入資訊業,工作很明確就是AI工程師、資料分析師、資料科學家,需要專精、投入AI技術的研究,否則只要知道程式語言的存在就可以了。
進階的程式語言對一般人來說,愈來愈沒有急迫和必要性。你可以把程式語言當作一個興趣嗜好,當成稍微提升工作效率的小工具,但不要覺得不會Python就會失去很多東西,完全不會。

市場上這幾年已經出現許多無程式、低程式碼的軟體,這些軟體有簡單明瞭的使用者介面,已經被包裝得非常好用,更重要的是,就算真的是科技小白也沒關係,因為AI會直接引導你使用軟體。

過去使用者介面是死的,你可能要學習A按鍵、B按鍵的作用分別是什麼,有了生成式AI後,它能推理、理解你的行為,當你卡住、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它會偵測你的行為,並且主動跳出來詢問:「你現在是想完成什麼工作嗎?」這種引導式、智慧化的介面會開始出現。

(本文出自《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作者:程世嘉,蕭玉品)

https://udn.com/news/story/12159 ... _breaknews-1-0-news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華歌
回覆 使用道具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24-6-23 09:09:25

AI專家籲「逆向操作」...讀資訊的都去讀AI, 台灣就愛一窩蜂地做事, 還是分散點好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