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獵風騎士
威爾斯親王 | 2024-9-21 11:37:54


星鏈衛星發射。(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Starlink)」系統至今已在太空部署7000顆人造衛星,為地球上偏遠地區提供通訊網路。不過,多國天文研究機構18日共同發表報告,指星鏈的新一代衛星造成更大的無線電干擾,正在妨礙天文觀測。

這份18日在《天文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期刊發表的報告指出,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旗下星鏈系統的新一代衛星V2-mini,產生的無線電雜訊干擾,比其前一代多32倍。荷蘭的大型無線電望遠鏡網「低頻陣列(LOFAR)」就發現,愈加龐大的人造衛星,正令他們的觀測儀器「眼盲」,7月間一系列觀測中,通過該望遠鏡陣列上方天空的星鏈衛星,甚至比無線電天文學中一些最寶貴探測目標,還亮1000萬倍。

發表這份報告的學者,來自荷蘭無線電天文學研究所(ASTRON)、全球最大無線電望遠鏡計畫「平方公里陣列(SKA)」、歐洲科學基金會無線電天文頻率委員會(ESF-CRAF)、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無線電天文研究所、南非羅德斯大學物理與電子學系和巴黎天文台太空與天體物理研究與儀器實驗室(LESIA)等機構。

星系、行星等天體會發出電磁輻射,可被無線電望遠鏡探測,無線電天文學即利用超高靈敏度天線,探測黑洞等發出的微弱訊號,讓人們了解不為肉眼所見的宇宙模樣。

管理LOFAR的荷蘭無線電天文學研究所所長鄧普西(Jessica Dempsey)說,人造衛星無線電,干擾了對遙遠系外行星和初生黑洞的測量,可能也遮擋了從宇宙「再游離時期(Epoch of Reionization)」發出的微弱無線電。「再游離時期」始於宇宙「大爆炸」後約10億年,是目前對宇宙史了解最少的其中一段時期,因訊號十分微弱,須仰賴靈敏度最高的無線電望遠鏡,而且很容易就淹沒在雜訊中。

發表這份報告的團隊,之前研究過第一代星鏈衛星的無線電雜訊,並向太空探索公司談過此問題,該公司也聽進他們的擔心,不過,新一代衛星造成的雜訊干擾,令他們更感驚訝。

鄧普西說,新一代星鏈衛星正以不同方式、在每一個波長上威脅地面無線電天文學,「如此情況持續下去而不設法讓這些人造衛星安靜,就會成為我們所從事的天文學的生存威脅」,若無行動,「我們能見到的星座,很快會只有人造星座」。

太空探索公司尚未回應此事。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keny240711737 + 10 感謝大大分享
732 + 30 感謝大大分享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7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幫個忙進去點個愛心吧~~終極人氣達人拜託了~~小弟我目前缺愛心
可以直接按→https://www.jkforum.net/thread-10387411-1-1.html ←可以直接按

幫個忙進去點個愛心吧~~終極人氣達人拜託了~~小弟我目前缺愛心
可以直接按→https://www.jkforum.net/thread-10387411-1-1.html ←可以直接按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