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5-5-8 08:34:17

211.jpg

倭寇一直是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尤其嘉靖年間,倭寇猖獗至極,沿海多地遭受侵擾,戚家軍也因此橫空出世,但令人好奇的是,困擾明朝200多年的倭寇之亂,到了清朝竟悄然消失,事實上背後得益於3大關鍵因素,包括明朝的強力打擊、日本嚴厲的海禁政策,以及清朝透過倉儲系統,解決沿海百姓的糧食供應問題。

14世紀,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戰敗的南方封建勢力為了謀生,組織武士與浪人,對大陸沿海進行武裝走私與掠奪,因而被稱為「倭寇」,倭寇之亂讓明朝歷代皇帝十分頭痛,這股勢力之所以到了清朝就銷聲匿跡,主要有3大原因。

首先是明朝中後期對倭寇的強力打擊。嘉靖年間,朝廷先後啟用戚繼光、俞大猷等名將,展開大規模剿寇行動。戚家軍在浙江、福建屢戰屢勝,後來又聯手平定廣東的倭寇勢力,基本掃平整個東南沿海,之後的隆慶年間,朝廷放寬海禁,允許民間進行海外貿易,改善沿海民生,減少了百姓與倭寇勾結的誘因。

其次是日本自身的政策變化。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後,為防止西方勢力與本國百姓勾連,影響自己在日本的統治,所以頒布了「鎖國令」,嚴禁對外交流。這使得武士、浪人出海的可能性大幅減少,也削弱了倭寇的根源。

第三是清朝對民生的改善。清政府建立更完善的倉儲系統,穩定糧食供應,使沿海百姓不再因飢餓鋌而走險,而少了內應,即使還有倭寇,也難以成氣候。同時,清朝也大力發展水師,加強對東南沿海地區的防禦,使外敵無法輕易侵擾。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5-5-8 23:14:26

明朝有倭寇,民初有日本鬼子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270055 + 30
180124 + 30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5-9 07:30:23

att007 發表於 2025-5-8 23:14
明朝有倭寇,民初有日本鬼子

清朝末年日本就在打中國的主意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