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沈春華陷低潮向母訴苦!52歲離開主播台 體驗全職媽媽生活
池宗玲 的故事 • 1 小時 • 已讀取 2 分鐘 中時新聞網
沈春華接受《中國時報》專訪。(陳俊吉攝)
沈春華分享近況。(陳俊吉攝)
沈春華即使離開主播台,仍將生活過的充實。(陳俊吉攝)
沈春華呼籲大家都要勇於面對選擇。(陳俊吉攝)
擁有13座金鐘獎,曾任中視當家主播的66歲資深媒體人沈春華,回顧過往30多年的媒體生活,坦言她曾因為2次低潮深感徬徨,讓總是報喜不報憂的她首次向母親訴說困境,「我媽那時跟我說『你是我的女強人,我相信你碰到任何困難,都一定可以克服的』。」
她說,當時有線電視新聞台開放,各家為了收視率無所不用其極,讓一直堅守新聞道德的她陷入迷惘,「這個沮喪來自於,我們中視新聞打到全國第1而且維持很長時間,結果突然間迎來另外1個戰場。那時的新聞戰讓我不知該怎麼做新聞主播,也在想我們要捍衛的價值到底是什麼,我們要以觀眾最關心的新聞、有社會責任的新聞為主,還是有流量的腥羶色?如何在新聞價值、讀者知的權利跟收視之間取得平衡」。
另個低潮,是沈春華長期身處高壓環境,導致左耳暫時性失聰,入院治療後仍找不到病因,讓她感到恐懼,「我在榮總住了7天,剛好我當年就讀輔大的校長也在住院,他特別請修女推他到我病房幫我進行天主教的降福,我到第5天突然聽得到聲音」。想到校長這麼多年對她的照顧,沈春華忍不住哽咽、拭淚,感謝生命中的貴人們總是無條件的幫助她。
沈春華在52歲時毅然決然的離開她從事22年的主播台,她提到最大原因是想彌補她在兒女年幼時無法時刻陪伴在身邊的遺憾,「我終於有一段全職媽媽的生涯,我去美國陪我女兒念書、幫她煮飯,雖然很短一段時間,可是對我來說彌足珍貴,我也參加兒子的西北大學碩士班畢業典禮,跟著他們展開美西到美東的雙城之旅,這些都是我留在主播台上沒辦法感受到的」。
她坦言,她動念離開主播台時,身邊很多人包括她的先生都勸阻她,認為她一定會後悔,但她則覺得,這就是面臨「選擇」時必須付出的捨與得,也是理性與感性的拉扯,更可視為叛逆後的華麗轉身,「當你跟社會主流想法不那麼一致時,抉擇就算是一種叛逆,這個叛逆不是任性、是你對自己的忠誠,你必須為你的決定負責任,這樣才可以迎接華麗的人生」。
她認為,面對抉擇時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在這個抉擇裡想著另外一個抉擇」,這樣就永遠沒辦法好好經營自我,「沒有一個決擇是完美的,要敢做夢,也要有勇氣去面對可能失去的東西」。
她說,自己在不同階段面臨選擇時,所考量的重點不同,像她28歲放下一切到美國進修,是因為她懷抱著對於夢想的憧憬和想像力,「我也鼓勵年輕人要有想像力,沒有想像力就真的老了。我那時已經得6座金鐘獎,台灣對我算是功成名就的舒適圈,很多人覺得我跑去國外念書很莫名其妙。可是我覺得我還年輕,我爸爸也很支持我,他說『你有這想法代表你還年輕,你再過幾年就沒有衝勁跟勇氣放下擁有的一切』」。
沈春華提到,兒子之前在美國工作時曾與她分享當時遇到的困境,她勉勵兒子「我們都害怕失去什麼,我們應該要把害怕從心中拿掉」,她也坦言,要克服恐懼這件事是非常難,「當我們在疑慮、恐懼會失去什麼的時候,我們往往就會更不知道方向跟不知道安定自己的力量在哪裡,所以我才會鼓勵他說,如果我們試著把恐懼從心中拿掉試試呢?用反正我已經不怕失去了的態度,或許更好的答案可能就會來臨」。
她說,有時自己也會遇到過不去的「坎」,心中也有過恐懼跟害怕,「我有個很喜歡研究心理的好朋友,他跟我講說他在面對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Surrender臣服』,就是去接受」。她贊同好友的理論,認為越是抗拒負面情緒或是逃避、不服氣,就只能不斷地在原地繞圈,坦然的接受、消化,才有可能不再去恐懼、疑惑,也才能夠找出自己的正向能量。
而對於現在和未來,沈春華表示身體健康最重要,她期許自己能越來越心平氣和的面對人生旅途中的不同風景,「我想跟我先生在經歷人生的不同歲月後,去感受經過人生拼搏後得到的那一種,靜靜地看著天邊雲彩變化的心境」,她也希望自己到了80歲還能繞著地球跑,到各處旅行。
https://www.msn.com/zh-tw/entert ... 73cd1d5b0&ei=14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
本人申請好市民達人中,懇請愛心暫助!!亦會回報愛心!!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124311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