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3 天前

211.jpg

澳洲驚見大規模的鳥類「性逆轉」現象。1項最新研究發現,包括笑翠鳥(kookaburras)、鵲鳥(magpies)與虹彩吸蜜鸚鵡(lorikeets) 在內的5種常見澳洲鳥類,竟有高達6%的個體,其基因性別與生殖器官不符,科學家憂心這可能是環境汙染物引發的生態警訊。

這項由陽光海岸大學(University of the Sunshine Coast)進行的研究,對近500隻野生鳥類進行DNA測試。研究共同作者波特文(Dominique Potvin)指出:「這顯示野生鳥類的性別決定比我們想像的更具流動性,且此現象可持續至成年。」

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的性逆轉案例,是基因上的雌鳥,卻長出了雄性的生殖腺。然而,團隊也記錄到一個更為驚人的案例。波特文表示:「我們還發現1隻基因上為雄性的笑翠鳥,卻具有活躍的生殖能力,體內有巨大的濾泡與擴張的輸卵管,顯示牠最近曾產過卵。」

這種性逆轉現象在爬蟲類與魚類中較為人知,但在野生鳥類與哺乳類中極為罕見。科學家雖尚不確定原因,但推測可能與環境因素有關,例如會干擾荷爾蒙的化學物質在野外地區累積。

波特文強調,理解性逆轉的發生方式與原因,對於物種保育及提升鳥類研究的準確性至關重要。這項研究已於本週發表在經同儕審查的《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 期刊。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前天 22:37

其基因性別與生殖器官不符

極少數的人類也曾經有過這種案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昨天 07:30

att007 發表於 2025-8-16 22:37
極少數的人類也曾經有過這種案例

但是這樣的人沒有生殖能力,公鳥卻會下蛋,真是不可思議。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