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歐蓓羽
大公爵 | 前天 10:34

10:072025/08/18 中時新聞網 王柏文

核三延役即將公投,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在中選會最後一場發表會上,也忍不住直白表態,引發熱議。童子賢說,核能發電每度成本僅1元多,風力發電卻要價高達6元,這是最基本的算術問題,如果政府連這種家庭理財都算不清楚,根本沒有資格繼續執政,「不會持家,就應該辭職」。此言引發網路論戰,火藥味十足。

童子賢當天指出,根據台電2024年財報,核能發電平均每度電成本僅1.42元,但台電收購風力發電的平均價格卻高達6.59元,至於太陽光電,也有4.87元的水準,兩相比較差距懸殊。他形容,這樣的對照並不是艱澀的財務學,而是最簡單的數學題。若執政當局在制定能源政策時,選擇昂貴的方案而棄便宜可行的方式,等於拿全民的荷包開玩笑。

他進一步解釋,核二與核三廠在停機之前,一年能供應超過300億度電,對整體電價有巨大影響。如果政府願意接受並全面使用核能,單單在發電成本上,每年即可節省1000億至1500億元的支出,換算成一個總統四年任期,至少能省下4000億至6000億元。這筆金額,相當於台灣一整年的國防預算,也足以填補健保龐大的財務缺口。童子賢強調,這並非空泛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數字對比。

他嚴厲批評,行政單位若因為政策偏誤而浪費巨額公帑,不僅顯示治國無方,更是不會顧家、不會理財的表現,最後的責任就應該由執政團隊承擔。他強調,能源政策攸關民生與經濟,不應被意識形態綁架,而應回到最簡單的成本效益分析。如果政府持續忽視現實數據,造成全民承擔不必要的龐大費用,那麼「不會持家,就應該下台」,這才是對納稅人最基本的交代。

而童子賢的言論,也引爆網友熱烈討論,不但在相關新聞連結下方留言,PTT上同樣火藥味濃厚。支持的網友指出,「核能是用來減少天然氣,綠能誰上任都會發展」,認為童子賢提出的「三成火力、三成綠能、三成核能」結構,才是務實方案。也有人直言「道理大家都懂,但某些族群就是裝死」,批評政治干擾大於專業討論。

另有網友助陣說,核能與綠能並不衝突,「以前物價穩定,核能應該貢獻不少」,「重啟核電與持續發展綠能並行,才有助於減少火力發電比例」。也有人提到國際案例,強調「芬蘭、日本都在核能與再生能源並進,台灣卻自己把路封死」。

但反對聲浪同樣強勁,有人冷嘲「物價穩定歸功核能?天大的笑話」,也有網友直指「台電最大問題是購電價格不改,怎麼樣都會虧損」,認為即使重啟核能,若政策不調整,仍難解結構性困境。還有人直白說,「這議題吵再多也沒意義,因為台灣人就是又要用電又不準在家附近發電」。讓此話題餘波盪漾。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yas100011
大公爵 | 前天 12:15

童子賢這番發言真的炸出一堆火花🔥。他用「家庭理財」的比喻,把核能與風電、太陽能的成本差直接攤開,數字確實很驚人:核能 1.4 元 vs. 風電 6.5 元、太陽能近 5 元⚡。對很多人來說,這就是「簡單算術」,難怪會引起共鳴。

但另一方面,反對者也不是沒道理,像是台電長年虧損、購電制度、核廢料處理風險,這些都不是只靠「便宜電價」能解決的問題🤷‍♂️。再加上台灣人普遍「要用電、不想承擔發電設施」的矛盾心態,讓能源議題永遠吵不完。

這場公投最後恐怕不只是核能 vs 綠能的選擇,更是全民對「成本、風險、理想」三者取捨的檢驗吧⚖️。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