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sst
王子 | 2011-3-15 07:39:39

兩大名師萬點投資錦囊揭密
過年前市場對台股後市信心滿滿,未料開紅盤創新高九二二點後一路向下崩跌,最低來到八四七點,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大跌七五點,讓偏多操作的投資人嚇出一身冷汗,擔心是否會繼續向下修正,甚至擔憂多頭行情已不復見。
美國擺脫U型谷底
為此,財訊金融家聯誼會邀請第一金投顧研究部副總陳奕光,以及高級資深講師汪潔民來分享對台股後市的看法及操作建議。陳奕光研究光電產業出身,太陽能跟LED產業都是他的強項;汪潔民則是每年在兩岸三地參加超過二百場講座,以下是二位專家對台股後市的看法。
陳奕光表示,美國景氣確實有復甦跡象,不論是消費、失業問題、市場資金部分均明顯改善,根據萬事達卡公司公布之銷售狀況可知消費市場回溫跡象明確,雖美國東部遭受暴風雪襲擊,民眾出門消費意願降低,但今年銷售狀況仍可成長四∼五%,帶動今年美國GDP上看三·三%,高於去年的二·五%。
雖然目前美國經濟步入復甦軌道,市場預期FED將採取升息動作,但失業率高居不下會使升息時間遞延,估計升息時間點會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因此今年美股仍可享有資金行情。儘管美國經濟步入復甦軌道,但陳奕光亦提醒,以下幾點國際利空仍需謹慎以對,第一:美國結構性失業拉長失業期間,若以政府每月釋出一六萬個職缺來估算,八五萬失業人口需五年才可調節完畢,今明年美國失業率仍將維持八%以上的水準。
第二,歐債危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三國今年將有二○○八億歐元債券到期,其中以葡萄牙問題最嚴重,有一筆債務將於三月中旬到期,對外求援機會相當高。
相較於其他國家,台股基本面相當優質,陳奕光指出,今年GDP可來到四·四九%,維持中度成長,若就企業面來看,今年台灣上市櫃公司獲利可望較去年一.五九兆元成長一成,來到一·七四兆元,再創歷史新高,而台灣營業利益率一○·二八%,在亞洲國家排第五。
萬點行情近在咫尺
在後ECFA時期,台股之股價淨值比可望由一·九倍上升至二·三倍,而若以八五○○點來估算,台灣現金殖利率約四·八%,遠高於全球二∼三%的水準,顯見台股投資報酬率高,估計指數在八五○○點具強力支撐;若台股殖利率回歸到二∼三%,需漲至一一○○○點才合理。
同時,汪潔民也表示,台股確實擁有上攻萬點的實力,過去台股在萬點遇到重重阻礙是因台灣僅以出口為重,如今,民生投資也成為重心之一,目前台股本益比僅一二倍,有上看三倍的實力,若以三倍來看,台股勢必墊高到萬點之上。
雖然台股長多格局不變,但今年行情操作難度提高,汪潔民表示未來台股將呈現「前途是光明的,過程是崎嶇的」的格局。
汪潔民看好觸控、光學族群
至於今年投資重點,汪潔民認為,重心應放在PAD族群,尤其與蘋果關聯程度較大的族群為首選,包括觸控及光學類股,像是洋華、亞光、安可、健鼎(3044)、可成、達虹、TPK、勝華、和鑫、和碩等,其中,汪潔民特別看好洋華跟亞光,洋華營運主攻中尺寸面板,良率不斷提升,去年賺二元,估計今年可賺二八元,目前本益比不到十倍。
另一個值得關心的族群是十二五計畫受惠股,上緯、長興、東元均提供風力發電之葉片,中國力推風力發電有助於業績表現。而在新材料部分,碩禾生產太陽能上遊導電漿,越峰則是生產藍寶石基板,此外,榮化轉投資領域廣泛,包括觸控、太陽能、LED均有所著墨,雖然股價已大漲一波,但持續看好,可在三月大跌之際撿便宜。
陳奕光建議首選太陽能
陳奕光則是看好太陽能族群,去年太陽能裝置量約一四·五八GW,年成長一倍,目前太陽能供需仍吃緊,尤以矽晶圓缺料最嚴重,而矽晶圓進入門檻高,製程繁複又耗時,所以這波漲最兇的就屬達能、綠能、中美晶。
至於選股方面,陳奕光獨鍾於興櫃的旭晶,去年EPS為三元,今年一月營收創歷史新高,最快九月可正式掛牌,估計今年EPS在三元左右,但明年就是五元起跳。旭晶的優勢在於,擁有健全的股權結構、獲利亮眼、興櫃股不易受大盤波動。反之最大風險就是無法順利掛牌,最近也有被福聚告料源的問題,依二日收盤價三五·六元來看,本益比不高。
而在平板電腦族群中,陳奕光特別看好瑞儀,瑞儀手上握有三星、新力、夏普訂單,集高科技、高訂單、面板題材於一身,今年EPS上看八元。而在光學鏡頭部分,大立光的技術無人能敵,iPhone 5G搭載八百萬畫素機會高,再由KinectSmart TV可推估未來勢必會搭載三個鏡頭,因此大立光之地位仍難以撼動。
陳奕光表示,宏達電今年業績亮眼,拉回到九○○元以下可買進,璨圓第一季受匯損影響大,建議待季報公布下殺後再去低接,而金融股則是即將受惠於利率升息 一碼 ,利差會擴大。此外,陳奕光看好彰銀具有董監改選題材,第一金則是體質優異,估計今年EPS為一·四四元,至於興富發今年一月EPS達二·七五元,估計第一季可賺進四·五七元,現金殖利率高。
而在推薦個股中,塑化族群的南亞、東聯、宜進雖然持續看好,但目前正在回檔,建議可待回跌後再來低接。
謝金河:奢侈稅撞擊出來的台股新方向
農曆年後,外資展開台股大獵殺,二月外資賣超台股九七一.九億元,一口氣將台股指數打落到八四七。 二月二十五日 台股在八四七出現一七九億大量換手,找到短期底部後,有兩個因素抑制了台股發展,一個是來自國際經濟的中東情勢緊張,造成油價飆漲效應。另一個是國民黨決定強力打房,祭出了奢侈稅,準備對炒房短線客課重稅。短線台股必須釐清這兩項因素的衝擊,才能來談下一步的發展。
美國力圖引導油價回跌
油價飆漲,對全球股市帶來了沈重的衝擊,美股連跌兩日,已引來總統歐巴馬的高度關注,美國正式宣示油價若越過一二美元,美國將釋出高達七.二六六億桶的戰備儲油,這是十分強力的宣示,對市場將帶來正面迴響。
要知道二○○七年油價一桶漲到一四七.二七美元,這是重創世界經濟的元兇,美國的次級房貸風暴遠因就在這裡,除了銀行超貸、槓桿太大外,油價過高是戳破泡沫主因,油價在海嘯後也重跌到三二.八四美元。有人說油價會漲到二二美元,但漲到二二美元的後果,是世界經濟破滅,油價可能又跌回二二美元。
金融海嘯後,美國用盡一切力量,包括量化寬鬆政策,全力釋出貨幣救經濟,如今美國經濟復甦已乍見曙光,如今高油價又來攪局,美國一定會捍衛眼前經濟,把油價打回來才是當務之急。未來中東亂局一時無法平息,用心來看美國如何導引油價回跌,才是這一局世界經濟的焦點。
眼前國人最關注的問題是政府祭出打房的奢侈稅方案,這個稅對奢侈品課稅,大家並不在意,但關鍵的是對一年內又買又賣的炒房投機客開徵一五%的稅,兩年交易課一%的稅,這是針對房地產課稅下手最重的一項,因為這是針對交易行為課稅,這種稅率很少超過五%,這回用交易總額課一五%,威力不可小覷。
這項打房政策從財政部端出來,行政院長吳敦義及總統馬英九都背書保證,十日行政院會通過,預料下個會期立法院也會過關;也就是說,政府打房正式上路。往好處來想,政府壓抑房市,在泡沬吹大之前就出手,至少可以免除房地產泡沫惡化。另外,對短線客抑制,也可讓房地產有轉平穩正常的發展。
但是政府出手打房,這回可是出了重手,打房政策尚未立法,但負面效應已四處顯現,一個是房地產最期待的三二九檔期幻滅;每年三二九檔期是房市的高峰,這回不見了。二是房仲業進入嚴冬,市場交易突然變得很冷清。最近大家可以發現,媒體的房地產廣告不見了,房市凍僵了,原本已經十分脆弱的內需市場立刻跌入谷底。
資金轉戰電子曇花一現
政府打房也將使股市動能短期受到限制,基本上,房地產是內需的中樞神經,房地產受重傷害,金融股也會受到拖累,使得指數空間受到限制,最近,資金一度轉戰電子股,使得電子股成交比重一度超過八成。
大致說來,半年線及年線未來半年之內仍呈上升趨勢,台股不易反轉下跌,未來大盤若破半年線,年線也將有十分強力的支撐,屆時指數在八二○○∼八五○○點之間可能是紮實的底部區。以奢侈稅的效應來看,若 七月一日 立法院通過,公布實施,那麼奢侈稅正式上路,應是利空出盡的台股反攻期,台股真正的大行情可能落在七∼九月。
而這還得看立法委員及總統大選,以國民黨目前面臨親民黨欲另立門戶獨立參選的挑戰,加上可能借助馬英九選總統的氣勢來拉拔國民黨立委選情,國民黨很可能會把立委選舉與總統選舉綁在一起,本來是今年十二月選立委,明年三月選總統,很可能二合一選舉會放在明年元月,如此一來,今年行情萬點會落在十月,也就是說,台股下一波的行情很可能是從七月到十月。
兩岸關係決定台股強度
而行情格局有多大,決定於幾個因素,一是這次回檔的深度,若不論跌很深,甚至殺破年線,或八千點大關,第三季的行情很可能是超大行情,至少二千點以上,也就是殺破八千攻上一萬以上;反之,若是下檔殺不深,台股將進入橫盤整理,此時成交量縮到多少,決定下一波行情大小。也就是說,量縮到八、九百億,可能有千點行情,若量縮到五、六百億,可能有二千點大行情。
這是技術面的角度,但是二一一年決定台股強度的,可能要看兩岸關係的發展, 三月十日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宣示要角逐二一二年的總統大選,按照正常情況,下一屆總統大選,很可能出現「兩個馬英九」的選舉,一個是男的馬英九,一個是女的馬英九。也就是說蔡英文處世風格是標準的女性版本的馬英九,兩個作風相近的領導人逐鹿中原,應有好戲可看。
內需股終將反應經濟實力
中國不斷地提高薪資,增強的購買力,最後渲洩的一定是內需股,目前地產股及金融股都受到打房拖累,股價在低檔,為了把資金從房地產引入股市,最近深滬股市都打出了頭肩底形態,在中東危機大壓力,全球股市紛紛回檔。以 二月十四日 美股因中東情勢緊張。加重下跌,全球股市都大跌,但是上海A股卻大漲七五.四一一,成為全世界最強勢市場。
冷門股轉熱門
漲勢可期
另一個花旗推薦的中概新F4,其中統一超去年從六八.九元漲到一三八,統一超去年EPS約六元,目前資本額一三.九六億,市值已達一三五一億。統一超是台灣零售超商的王牌,但是股本只有統一超五分之一的全家,在上海布局遠遠優於統一超,去年全家EPS約四、五元,但今年成長力可能高於統一超。全家在台股跌到三九五九的時候,股價最低四一.四元,今年一度漲到一二一元,回檔到九三.九元,一直有大成交量出現,看起來是大股東釋出籌碼;也就是說,全家正開始在籌碼面上脫胎換骨,很可能從冷門變熱門。過去二十年來,凡是從冷門股變熱門的個股,漲幅都十分驚人,全家的蛻變,應是今年深深具有看頭的兩岸概念新焦點。
在一陣打房聲中,股價最早表態的營建股是大漢,十日拉出一記漲停板,似乎以實際行動宣告利空告一段落。這次營建股受創很重,不過,像今年呼聲可達八元的厚生抵抗力高,另外,今年P/E很低的新建,十日也拉出一記長下影線,有止跌跡象。
這一局台股整理大勢底定,可率先觀察個股整理的強度,從大方向來看,十三億中國人消費翻升的機會,才是今年選股真正的長線使力點。
興櫃市場超人氣股解密
去年第四季以來的IPO新股掛牌後都有不錯的表現,股價漲幅大多超過三成以上,這讓興櫃市場的交易愈來愈熱絡,甚至近期大盤多空分歧,指數開高後一路走低,興櫃市場仍然維持原有人氣,九日甚至創下近一九億元的成交量,十日也有一七.二五億元;而二月以來,興櫃成交熱門股也成為投資人參考的重要指標。
興櫃市場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冷凍櫃,但是經過十餘年的交易制度不斷變更,近年來興櫃市場反而成為未來盤面黑馬股的溫床;也因此,選擇興櫃股票,跟著人氣佳的個股準沒錯。再來就是公司的產業趨勢、獲利基本面、以及背後是否有富爸爸加持,這樣一來應該就八九不離十!
興櫃準掛牌股成領頭羊
從今年二月份興櫃交投熱門股中,不難發現有兩個族群是比較受到市場青睞的,其一就是光纖產業,另一個是藍寶石基板,而這個兩個產業的最大成長市場,來自中國大陸,兩岸的後ECFA時代,是即將見到的產業合作下所帶來的連結商機。其他還包括觸控、生技、太陽能矽晶圓等。
儘管LED藍寶石基板材料受價格影響劇烈,也因此造就了投資者隨價格漲跌操作的慣性。不過根據拓墣的預估,今年LED基板材料供應雖仍將持續緊繃,但是價格將逐漸穩定,估計維持在三美元附近遊走。
LED、光纖產業正夯
也因此,二月儘管兆晶、兆遠及晶美的跌幅分別達二四·四%、一四·一%、三○·五%,但是近期股價明顯出現回溫,且買盤積極進駐。當中的兆遠,十日甫通過上櫃審議委員會的審核,股價回檔一成餘後,買盤進駐積極,股價一度突破百元價位,朝前波高點一·四元邁進,加上兆遠繼元月營收達二·六四億元新高後,二月公告的營收再度刷新紀錄,且突破三億元整數關卡,達三·○一億元,估計最快,今年第二季末有機會掛牌上櫃。
此外,鴻海集團的奇美電今年透過旗下元奇投資入股兆晶,而奇美電旗下所投資的藍寶石長晶廠鑫晶鑽,是兆晶的晶棒供應商之一,經此入股讓兆晶與鴻海集團的合作關係更加緊密,也成為市場關注的個股。
至於光纖產業,受惠上詮以每股掛牌承銷價三五元上櫃,掛牌後股價倍數漲幅至七元的蜜月行情表現,激勵相關光纖元件個股大漲,包括準掛牌的光環、華星光等,分別在三月、二月股價創下三八元及七二·五九元新高;這當中,即將於二十四日以每股掛牌價二十五元上櫃的光環,主要產品是光纖主動元件,包含光通訊用晶粒、光學金屬座封裝元件(TO-CAN)、光學次組件零件(OSA),主要供應EPON技術應用,今年將切入GPON產品,預估第二季小量出貨。
由於光纖FTTX用戶將從八年的一四六萬戶,預估至一二年將成長五倍,全球用戶將達七六三萬。因此,市場預估,九年全球光通訊產值達二一六億美元,光纖及光纜產值占五三億美元,光通訊元件占四八億美元,預估一二年全球光通訊市場產值將超過二五億美元;因此未來興櫃唯一光纖主動元件股華星光可持續追蹤。
太陽能、觸控熱度持續
太陽能產業今年受惠歐洲需求大增,以及美國、印度、日本及亞洲地區等都呈現成長趨勢,加上義大利今年安裝動作積極,預估今年全球太陽能裝置量將有十八GW以上的水準,較去年成長二成,也因此興櫃市場中,太陽能相關的矽晶圓廠旭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宇通、及太陽能電池的太陽光都是成交熱門股;而其中又以矽晶圓廠,估計今年仍將產能供不應求,是產業中最有機會立於不敗之地的一環。
目前興櫃唯一量產矽晶圓的旭晶擁有富爸爸太陽能電池廠昱晶加持,此外還有MEMC持股、日本CBC貿易商等大股東,旭晶是國內第四大太陽能矽晶圓廠,目前產能約三○○MW,只是今年初榮化轉投資的國內第一家、也是至今唯一量產多晶矽的福聚太陽能終止與其供貨合約,讓旭晶近期股價爆量回檔。不過,由於旭晶計畫今年三、四月將送件申請上櫃,加上其是否將與福聚重歸於好,將成為未來長線觀察重點。
其他如觸控概念的達虹、正達,也隨著盤面的觸控族群起舞;生技的中裕,則因為其擁有美國知名生技公司Genentech獨家授權的抗愛滋病藥物TMB-355單珠抗體,中裕自二期臨床B段接手開始已進入尾聲,且根據FDA二期臨床測試人數可從原定六百人降至三百人,將大大降低成本,預料該藥未來上市效應值得持續追蹤。
材料端的題材將會延燒至各個產業,而達邁主要產品是聚醯亞胺(Polyimide,簡稱PI)薄膜,是軟板產業的銅箔基板材料FCCL的兩大主要原料(銅箔與PI)之一,是軟板產業鏈的最上層供應商,同時也是各工業絕緣應用市場中的基礎材料,經塗布矽膠或氟素高分子加工而成高溫電子膠帶或絕緣材料等,是工業絕緣產業鏈的最上層供應商。
由於PI膜產業是十足寡占市場,迄今全球僅少數廠商壟斷此一市場,目前主要生產廠商僅Du pont(杜邦)、Kaneka(鐘淵化學)、Ube(宇部興產)與Taimide(達邁科技)等,全球年產能約八七○○公噸,年產值約為四○○億元台幣。過去十年全球PI產值年增率約一%。Du pontKaneka產能約占全球總產能分別四%與三%;而達邁的產業位置也將激勵其股價表現。
精彩完整內容請詳見先探週刊 1612期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