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前天 08:39

211.jpg

清朝權臣和珅被稱為「天下第一貪官」,靠貪汙斂財富可敵國,抄家時財產抵得上國庫好幾年收入,因此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說。令人好奇的是,如此巨貪,他卻能在乾隆手下風光二十餘年,背後靠的不是清廉,而是精密的「三不貪」策略:科舉錢不碰、賑災款不取,以及辦不成的事絕不收錢。這三條看似節制,實則精算利益、穩固權力,最後一條尤其耐人尋味。

和珅是歷史上著名的大貪官,嘉慶帝抄和珅家時,查出約2億兩白銀的家產,遠超大清一年7千萬兩的國庫收入,他一人的財富堪比十幾年朝廷收入,甚至被稱作18世紀全球首富。可令人費解的是,如此巨貪,他卻能在乾隆手下權傾二十餘年,這背後靠的,是他精心設計的「三不貪」原則。

一不貪:科舉錢不碰
科舉是國家選才根本,和珅出身寒門,深知考場對讀書人的重要性,因此科舉相關的錢他從不碰,甚至嚴打舞弊,塑造了「鐵面判官」形象。和珅表面看似清廉,實則投資長遠利益,只因主考官身份讓他掌握人才,優秀考生入朝便成他門生,為自己建立廣泛關係網,權力因此穩固。

二不貪:賑災款不動
古代災荒頻繁,官員多借賑災款牟利,但和珅不碰這筆錢,此舉看似是體恤民生,實際是為了保持社會穩定,畢竟災民若無糧食,可能揭竿而起,動搖地方和朝廷,和珅掌握有限資源,讓真正有需要的人受益,同時展示能力與忠誠,維持社會秩序,確保能持續在官場謀取利益。

三不貪:辦不成的事不收錢
求和珅辦事者絡繹不絕,但他有一項鐵律,那就是能辦成、風險可控的才收錢;難辦或乾隆明令禁止的事,拒絕收錢,還會禮貌退回。這不僅避免麻煩,也建立了「和珅出品,必屬精品」的口碑,使他掌握高層權力管道,只做高利低風險的買賣,將腐敗利益最大化。

和珅的三不貪,並非道德選擇,而是精算風險與長期投資的手段:不碰科舉,培養人才網;不碰賑災款,維持社會穩定;不碰辦不成的事,樹立信譽。他如金融操盤手般操作官場與國運,然而這套策略完全依附乾隆,一旦皇帝駕崩,高牆之內的保護消失,嘉慶上位後,和珅再高明也無法保全自己,最終走向覆滅。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littleglin + 10 感謝大大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前天 23:15

對我來說,和珅的三不貪原則,就已經比部分公司高層、官員好很多。
引言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昨天 01:54

盜亦有道!
可是奇怪的是他為什麼沒有未雨綢繆
為自己留條後路
難道他不知道嘉慶不爽他?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昨天 07:31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5-9-28 23:15
對我來說,和珅的三不貪原則,就已經比部分公司高層、官員好很多。

我也認為,這算是盜亦有道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昨天 07:35

att007 發表於 2025-9-29 01:54
盜亦有道!
可是奇怪的是他為什麼沒有未雨綢繆
為自己留條後路

其實和珅的角色和之前分享的魏忠賢差不多,嘉慶殺了和珅同樣的破壞了朝廷的平衡。

我在想應該和珅以為乾隆會為他留一條活路。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昨天 22:54

732 發表於 2025-9-29 07:35
其實和珅的角色和之前分享的魏忠賢差不多,嘉慶殺了和珅同樣的破壞了朝廷的平衡。

我在想應該和珅以為乾 ...

也許乾隆真的有跟家慶溝通過,只是嘉慶不願意接受,而且小看處理掉和珅之後的影響!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9 小時前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5-9-29 22:54
也許乾隆真的有跟家慶溝通過,只是嘉慶不願意接受,而且小看處理掉和珅之後的影響! ...

嘉慶當了三年的魁儡皇帝,乾隆死了終於熬出頭,除非乾隆留了白紙黑字的聖旨,否則和珅是翻不了身的。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