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6 天前

科學家們發現,透過觀察無尾熊的鼻子特徵,可以準確地辨識出無尾熊個體,準確率高達 90%。這項發現由業餘觀察者啟發,如今經科學驗證,將在保護瀕危無尾熊的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無尾熊被視為澳洲代表性動物之一,深受喜愛,但其實牠們面臨嚴重威脅,包括疾病、犬隻攻擊、車禍與棲息地喪失。更糟的是,全球暖化帶來的頻繁野火也加劇了牠們的困境。過去,研究人員往往得捕捉無尾熊並植入晶片來追蹤,但這樣的方式成本高昂,且容易讓動物感到壓力。
forty-koalas-l.jpg
能需要 40 個無尾熊的鼻子。(圖片來源:Koala Clancy 基金會)
幸運的是,這些努力不只來自專家,還包括無數關心無尾熊的普通人。無尾熊克蘭西基金會的志工在澳洲維多利亞州的兩個地區種植了 16.5 萬棵無尾熊喜愛的樹木,為牠們提供了新的棲息地。該基金會負責人珍妮·達菲(Janine Duffy)對觀察無尾熊非常投入,想知道牠們是否真的在利用這些樹木。然而,重複看到同一隻無尾熊還是不同個體,對她來說是個挑戰。


「公民科學家」只需從地面拍攝就能有效進行辨識,協助追蹤動向
某天,達菲注意到兩隻雄性無尾熊靠得很近,她發現牠們的鼻子形狀非常不同。經過觀察,她確定可以用雙筒望遠鏡分辨這些鼻子。於是她開始系統性地記錄每隻無尾熊的鼻子特徵,發現辨識效果非常穩定。

達菲將她的發現告訴了悉尼大學的梅拉博士(Dr. Valentina Mella)。起初,梅拉對此抱持懷疑,畢竟她也研究過很多無尾熊,但從未留意到鼻子上的差異。不過,當達菲向她展示照片並解釋細節後,梅拉也認為這可能是一項重要的發現。
lasting-nose-l.jpg
Pat 的鼻子在九年之間始終保持著獨特的特徵。(圖片來源:Clancy 無尾熊基金會)
經過多年努力,達菲和梅拉與學生托里·斯特拉格利奧托(Tori Stragliotto)共同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無尾熊的鼻子特徵在多個族群中可達到 90% 的辨識準確率。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達菲幫助種植的樹木區域的無尾熊,也適用於新南威爾斯州已被植入晶片的無尾熊。

這項發現意義重大,不僅能降低傳統微晶片技術的高昂成本,還能減少捕捉對無尾熊帶來的壓力。梅拉博士提到,這項工作還可以由公眾參與的「公民科學家」來完成,只需從地面拍攝無尾熊的照片,就能有效進行個體辨識,並協助追蹤牠們的動向。

這項研究結果已在《野生動物研究》期刊上發表,為保護無尾熊提供了一種有趣而實用的新工具。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5 天前

這是一項非常有趣的發現,對於無尾熊的保育工作有很大的幫助。生物學家找到的辨識無尾熊個體的方法,是透過觀察牠們的鼻子上的形狀、斑紋和皺紋等獨特特徵。

這讓科學家和保育志工可以從遠處拍攝就能有效追蹤和監測無尾熊的動向,而不需要捕捉牠們。有助於了解無尾熊的族群數量、移動模式以及牠們是否正在利用新種植的棲息地,這對於面臨疾病、野火、棲息地喪失等威脅的無尾熊來說至關重要。

簡單來說,無尾熊的鼻子就像牠們的指紋一樣獨特!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