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汽車報馬仔
威爾斯親王 | 2011-4-11 18:23:13

掀背小車買誰最划算? 買車容易養車難

【 CARNEWS carnews 】

文 / 張家禎

就像車身愈重、車輛就一定愈耗油的「物理鐵則」一樣;掀背小車雖然身形靈活、在市區內好鑽好停,但其較小的車身在發生碰撞時,「可潰縮區域」原本就比中大型房車來得小!這便是老一輩認定小車不安全的原因。但在材料科技與車身結構雙雙進步的同時,這個觀念只對了一半!掀背小車行李廂不大、因此潰縮區域有限,這是無庸置疑的;但如果選購「主被動安全配備」齊全的車型,其實在事故發生時,也可以將傷害程度降至最低!

由於小車質量輕,因此得更加注重車體的設計,目前的作法是設計前後潰縮緩衝區、在撞擊發生時吸收能量,避免車輛彈開或翻覆。再利用籠形車體結構來維持車艙完整、降低人員傷亡的程度。

車身愈重越好

這其實與掀背小車的設計出發點完全背道而馳;原本就是要經濟省油、但現在卻要挑選車身較重的車款?!編輯部不只說過一次,車重不會憑空而來、車身愈重的產品,其內涵就愈實在!撇開鋼板厚度、車體結構層數甚至是前後保桿內鐵不談,較厚的塑膠配件不但較為耐用、製造時的成本也更高!而這些都是構成車重的因素。小車開快沒有大車穩,較重的車身恰可壓住高速氣流對車體的抬昇,因此除了主被動安全配備的齊全度之外;車重也是挑選小車時,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從「台灣市售小車車重一覽表」中可以看出,車重與車身大小約略呈正比的方式增長,車身最大並配置「電動尾門」結構的Colt Plus1.6擁有最可觀的分量(車尾液壓馬達結構佔了相當比重)。而車身長度在三米九上下的4部車型;Swift、Mazda2、Fiesta與FIT,就屬來自德國的Fiesta車重最重、達1120kg之譜!足足要比Swift多出了近100kg之多。而這也印證了Fiesta在先前的實際路試過程中,能有紮實的動態表現與寧靜的車艙水準的原因,雖然其沒有「側邊氣簾」的配置(僅有前座4氣囊與駕駛座氣囊),但就整體安全評價而言,還是所有70萬等級車款中最值得推薦的產品。

豪華配備固然好用,但這些裝備也增加了故障的風險,日後修起來可不便宜!這個通則可說適用在所有的市售產品之上;功能愈多、故障機率就愈高!

ESP用一次就夠本

大家是否曾想過一個問題;如果我的車配置了足夠的主被動安全系統;例如可以避免車輛失控的ESP(電子穩定控制系統)、或是包括側氣簾在內的6SRS,那麼上次所發生的事故是否可以避免?而所造成的傷害程度是否可以降得更低?

意外、意外、意料之外;開車上路風險難免,就算我們很小心、也無法控制其它的駕駛人不會開車來撞我們!因此可以避免事故發生的「主動安全系統」、降低傷害程度的「被動安全系統」,應該是愈多愈好、多多益善。ESP很貴、通常得多花10萬的購車預算才能擁有,但修車會比較便宜嗎?只要ESP系統派上用場,一次就還本了!這道理再簡單不過,但你購車時會想到這些嗎?

看看附表中的車款,唯一將「ESP主動安全系統」列為標配的只有Fiesta 1.6;但它是冷門的手排車,市場主力的1.4升車型還是靠「ABS+EBD」在混飯吃,狠一點的車廠甚至連「BAS煞車助力系統」都給你省起來!而這樣的狀況可說是國人自己造成的;因為配備豪華的車賣得好、車廠當然樂得「從善如流」;但誠如標題所言,ESP用一次就夠本,不曉得各位看倌認不認同我們的說法?

國產車肯定比較好養

接下來是大家關心的「零件價格」;毫無疑問的、進口車型除了售價貴外,就連零件價格也比國產車高出許多。德國進口的Fiesta安全性夠高、但其零件價格也幾乎都是國產車的兩倍!就連保養價格也是最高的,因此「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也同樣適用在汽車養護費用之上;跑得穩、比較安全,但駕駛人付出的成本也比較高。最新的New Swift車型的零件價格也有小幅調漲,以常見的大燈為例;上一代的Swift售價4398元、而New Swift則調漲為6600元!這幾乎是同級車中的「天價」、因為這僅是一般鹵素燈具,並未內建HID安定器,而這個售價幾乎僅次於Hyundai i30的8078元。

看到這邊已經非常明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卓越的操控性或是安全防護,除買車時得多掏一點錢之外,日後的保養價格也會比較高。但如果你的開車習慣不錯;不會成天撞這撞那,購買零件價格高昂的進口車就沒差!或者養成每年購買「乙式車體險」的習慣,也能降低你享受高安全係數車型之際,所必須承擔的風險。

HID氙氣頭燈除了照明度夠高外,白色的光芒也比鹵素燈泡酷炫許多,但「原廠HID燈具」價格至少在萬元以上、足足貴上一倍有餘!

就氣囊數與車體剛性而言,Fiesta應該是目前70萬級距小車中,安全係數最高的車款!但其零件價格並不便宜、果真一分錢一分貨。

「雙前座氣囊」與「車門防撞鋼樑」是目前國產小車的配備主流。

各家車廠均有其車體結構名稱,但它們都有一個相同的目的──維持車艙完整性、提高事故發生後的存活空間。

免費訂閱一手車訊電子報 http://carnews.tw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