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rty134
公爵 | 2011-4-14 11:01:09

自2004年首屆F1中國大賽開始,上賽道已連續使用7年。而且除F1賽事外,賽道的平日使用率高達90%。如今,中國站開戰在即,上賽場經過年初的整修煥然一新,國產瀝青把賽道修補平整得像面鏡子。

由於上賽道是典型的軟土地基,要直接鋪設瀝青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建造初期,上賽場設計方巧妙地把造高樓用的打樁術搬到了賽場。首先,讓8萬根路堤樁牢牢站立在25米深的地下,充當5.4公�賽道的“鋼筋鐵骨”;然後將300多萬立方米的石灰、粉煤灰等輕質材料填滿所有空隙,築就賽道的“血肉之軀”。遇到賽道坡度較高的地方,則用體重更輕的泡沫塑膠填成小山丘,這樣,既不影響坡度,又不增加載重,以求均勻沈降。然後,才能進行瀝青的鋪設。

然而,F1賽道的建設並非一馬平川,一個接一個的三維變坡,在平、縱、橫都有變化。初建時,運用國產攤鋪機鋪設瀝青,施工者持續作業4天攤鋪賽道面層,居然一次成功,這在F1歷史上絕無僅有。如今,在上賽道簽下又一個7年合約,俯看整修後的賽道,平得像面鏡子。如果有把足夠長的直尺。將它水準放置於路面,絕對平整服帖。有精密測量為證:4米直尺距離上的高度變化最多只有2毫米。如此均勻平整,功勞完全在國產瀝青,當初選材的時候尋遍了全國50多個礦場。

與高速公路相比,F1賽道對瀝青混凝土面層的要求苛刻得近乎矛盾:既要表面平滑極速如飛,又要結構粗糙不打滑,還要經得起上百度高溫的炙烤。只有這樣,F1賽車才能開出300多公�的時速但不打滑,並且從300公�緊急剎車至20公�時,輪胎不會大面積磨損。最終,國產瀝青加上25%的特利尼達湖瀝青造就了上賽道的成功,並一舉打破了埃索、殼牌等極少數世界著名品牌對F1賽道改性瀝青的壟斷。“上賽道用的瀝青真不錯。”F1掌門人伯尼以及國際賽車總會也對中國國產瀝青讚不絕口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