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1690 | 回覆: 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weiyiyu
王子 | 2011-7-9 21:21:10

春節回家閑翻書,發現一本邊角早已磨損的“老黃曆”出版物,紅光閃閃的封面上書五個大字——萬事不求人!這本書我打小兒就見過,內容涵蓋曆法節令、周易八卦、諺語對聯、夫妻和諧、購物居家、民間應酬禮儀等,可謂包羅萬象,號稱一書在手萬事不求人。
可能是自幼受此書毒害的緣故,我一直特怵求人這碼事兒,凡事能獨力搞定的絕不麻煩別人,實在搞不定的也會權衡利弊——到底是求人重要還是辦事重要?這趟人情欠下以后能還得起嘛?實在不成這事兒咱不辦了行不?
爲此我沒少受身邊人的批判——求人怎麽了?這個社會就是你求我,我求他,他求你的連環套,你只是其中的一個小角色而已,就算你不求人,別人也一樣會來求你,別搞得自個兒跟聖母娘娘似的特光榮特偉大,有時候求人也是一種互動,萬事不求人的人目前還沒生出來呢!
其實我明白上述道理,只是操作起來有些難度。雖然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但基於身處特定崗位帶來的相應便利,偶爾也能擁有“我說了算”的特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這話是誰說的來著?當你手頭擁有一定的權力時,沒準兒巴不得有人來求你辦點事呢——說小了這是充分利用手頭資源優勢彰顯自身影響力,說大了這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爲自己的將來鋪路,今天你幫別人實現一個願望,明天別人也可能幫你實現一個願望。
有句話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說明“被求者”會從幫人辦事中獲得微妙的心理享受,這與他是否主動放棄純潔或不純潔的物質回報無關。抛開不純潔的權錢交易不談,就說現實生活中需要求人的常見事例吧,比如預訂個火車票、幫孩子轉個學、幫親戚介紹個工作,這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破事兒,往往讓人在求人和自助之間犯了難。
如果不求人,這事兒你費吃奶的勁兒就是搞不定。如果求錯人,對方百般爲難辦不了,落個兩頭尴尬,有時還要麻煩你求的人再去求別人,你心里又過意不去。就算求對人辦成事,你也要爲給對方多少好處犯難——給多了就是賄賂,給少了顯得寒酸,買貴重禮物別人未必用得上,送實用禮物又未必對別人胃口,一點都不表示那更是不可能的。無論事成與否,被求者和求人者若是純粹的利益交換關系倒還罷了,最怕彼此之間還有些情誼和淵源,這就扯不清道不明了。
基於以上考慮,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求人要慎重,心中有杆秤。就說買火車票吧,如果你爲了搞到一張緊俏的火車票求人幫忙,你至少要請別人吃頓飯吧?吃飯二百元加上票價二百元,請問四百元你直接找票販子也能拿到吧?就算不行你再加兩百買機票都夠了,犯得著爲這事兒求人求人再求人嗎?
再比如我和漢堡包出去旅遊,早在計劃行程之初他就抓起電話:“喂某某啊,還在民航上班哪?哥們兒下下周去哪兒旅遊,能幫我看看優惠機票不?”我鄙視地看了他一眼,他繼續致電:“喂某某啊,哥們兒下下周到你地皮上來玩兒,能幫忙訂個住處不?對對對,大概三星就可以了,交通必須便利,謝了啊!”
結果怎麽樣呢? 哥們A幫忙查到的優惠航班,比我自己在網上詢價結果還要貴,哥們兒B幫忙預定的酒店,性價比實在不敢恭維。我忍不住抱怨——你說通過網絡就能搞定的事兒,你何必麻煩別人呢?平白無故增加別人的負擔,你卻閑得長毛,好玩嗎?
漢堡包卻自有他的一套理論:哥求的不是人,是寂寞。原來他認爲,平時大家各忙各的聯系漸少,偶爾找別人幫個小忙,既能密切溝通增進友誼,又能讓別人獲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心理享受,這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兒嗎?

換個角度想想,他的這套歪理也未必沒有市場,關鍵是要看對方的具體情況。如果對方忙得日理萬機連睡覺時間都不夠,你卻讓他幫忙預訂酒店查詢機票,你還指望他樂呵呵地報告任務完成嗎?當然,如果對方確實很期待你這位鐵哥們兒的到來,並有大把時間爲你鞍前馬后效勞,那就另當別論了。
無論如何,我們身處這個人情社會,理當遵守其出牌規則——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求人時毫不手軟,該幫人時也別小氣白賴,但能不求人的時候,最好也別濫用友情或人脈關系,畢竟每一筆貸款都有利息要付,每一次開口都是對人對己的考驗。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要经常来签到
回覆 使用道具
KGJACK
子爵 | 2011-7-10 08:23:02

人在職場混 哪能不求人
這是一定會有的
但是要看什麼樣的人
還是謝謝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jiajingmin
勳爵士 | 2011-7-27 12:23:06

感謝大大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