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家都曾注意到在車陣中,如果有某輛車駕駛節奏與眾不同,例如該快不快、該慢不慢、距離前車過近或過遠等等,就會造成整個車流的不順,甚至可能增加交通事故發生機會。對此問題,Honda與東京大學的RCAST研究中心合作,開發一套塞車預防偵測系統。
此系統會將個別車輛與整體車流的行進模式進行比對,並給予駕駛適當的加減速建議,研究結果顯示系統能增加約23%行駛速度,同時降低約8%油耗;Honda的實驗也指出,若透過雲端運算技術與現有的主動車距控制定速系統(Adaptive Cruise Control)進行整合,整體速度與能源效率還會更進一步提升。
其實單就系統面而言,左右成敗因素除了本身演算法要夠強外,所納入的參數更是關鍵,Honda預計今年5、6月分別於義大利及印尼進行道路實測,當地混亂的交通也許是測試的好地點,但各國交通狀態與駕駛習性仍不盡相同,實際狀況肯定相當複雜,例如不時竄出的機車可能會讓系統頻頻處於重新計算中而降低實用性,若考量此狀況則勢必還要與自動煞車以及車側盲點輔助等系統整合,可能連機車都得納進體系內(要預測機車鑽車動態則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否則最後大概也只有在特定環境下才能發揮功效。
科技雖能幫助省油,但複雜的節能介面還需時間來適應。 |
交通通訊網概念已然形成,各大車廠與相關單位也都陸續投入研究中,只要這些車輛間互相溝通的網路基礎建設可以成形,將來的應用可說具有無限可能,只是當這天真正到來,當每輛車都得強制加入網路時,任何交通違規超速也將無所遁形,到時想開著公司車打混摸魚也不是拔除GPS這麼簡單而已了。
此文轉載於Channel-Auto汽車頻道網站
http://www.channel-auto.com/c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