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馬珊帆
公爵 | 2012-5-17 23:38:12





沒有朋友不算悲哀,悲哀的是失去自己

這一陣子,我接觸到很多關於友情的問題,使我突然覺得,友情在一些人心目中所占的分量,似乎比我平常所想到的要多許多倍。

我發現,這些為友情困惱不已的人,在心�上有兩個因素。

一個因素是寂寞,另一個因素是太缺少自信。

寂寞使一個人把全部生活的重心都放在友情上,缺少自信使一個人對友情患得患失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以致一旦失去了友情,他們就找不到自己。

沒有一個人不知道重要,但是,在我遇到這幾位為友情困惱的朋友之後,我覺得,如果一個人太倚賴友情,那他從友情所得來的並不是快樂,而是更多的苦惱。

我們經常在談話中強調“一個人把快樂寄托在別人身上,總難免會失望。

”這“別人”包括所有的人——朋友、父母、子女、夫妻,一切...

交朋友,應該。愛朋友,可以。
為朋友付出一切,值得!
但是,你不能沒有自己。

不但要有自己,而且要信賴自己!

因此,我想要修正大家所經常相信的一個觀念,我要勸大家不要總是主動地去企求友情,而是要讓友情自動地來臨。

引用一部法國電影�的話,一個人如果朋友多了,就沒有朋友了!

你可以與朋友處在一種互相吸引的地位,最好是讓自己先具備足夠吸引朋友的條件。

換句話說,先要充實自己,讓自己有光芒。

這樣,在交友方面,你才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你才不會為友情憂慮緊張,不可終日。

換句話說,要用吸引力去交朋友,而不要施舍恩惠或阿諛的方法去求朋友。

不要希望每一個人都是你的朋友,友情應該聽其自然。

愛朋友,喜歡朋友,用誠意去對待朋友,但不要倚賴朋友,更不要苛求朋友。

能做到這幾點你才可以享受到交友的快樂。

維持友情的另一要訣是“保持距離”。

無論兩個人怎樣要好,彼此之間那點應有的尊敬總是不可少的。


許多人,和朋友一熟,就不分彼此了。當初認識時的那點禮貌與分寸也不註意了。

朋友一到了互相沒有敬意,不註意禮貌與分寸的時候,就快要發生誤會與磨擦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林欣芸
王室 | 2012-5-18 20:26:06

我目前就是處在失去自己,找不到自己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