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78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遊魂
大親王 | 2012-6-25 13:13:14

我們不能失去愛,卻又不能容忍愛的霸持,當一眼望去充滿愛的田園,卻又無時不刻感知到愛的束縛。愛是什麼?在家庭關係中也一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夫妻之間、親自之間,甚至隔代關係也會時常出現愛的氾濫,變成了愛的束縛。到底愛是無私的給予呢?還是給予中帶有一種隱藏的需要,也許在人們經驗中的愛確確實實被需要而做的一種付出,如果是這樣愛一定會變成一種糊裡糊塗的糾結。夫妻之間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情況,一方為了另一方而委曲求全的活著,而她以為這樣可以獲得對方的愛,因為她知道先付出了多於現實中的愛,於是我們會看到的結果是這份付出的愛成了氾濫成災的能量,俗話說物極必反。

這時候對於付出一方會感覺到委屈,因為她的大量付出而設置的希望並沒有得到,於是對於另一方來說也很痛苦,因為這份愛讓他不舒服,也很內疚。

人們都知道一個人帶著不舒服的情感或是內疚的情緒在生活之中,那麼關係一定會走向黑暗。事實上在親子關係中或是一個大家庭系統之中也存在這樣的現象,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一些案例,他們在孩子與父母或是孩子與祖父祖母之間的關係糾結,也是因為愛的不平衡而造成很多孩子的問題。

有時候媽媽的愛確實讓孩子不能自然的生存,時刻帶著壓力和內疚感在活著,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份生命的痛苦,因為這份愛讓孩子們心靈失去了自由自在。

而媽媽呢?一樣並不會快樂到什麼地步,唯獨可能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因為她終於很好的控制了孩子,這是媽媽心靈深處的未完結事件,並非出自於愛孩子的動力,也許是為了自己童年時候的印記而這樣完全付出給孩子。那麼,這對於孩子有好處嗎?事實上一點也不會給到孩子任何幫助,因為孩子不需要沒有自由的愛。


同樣在家庭中還有一種現象是非常畸形的關係,那就是祖父母的介入對於後代的影響,我經常在家鄉看到這樣的情況,很多孩子備受祖父祖母的愛與無微不至的關懷,甚至這份關懷與愛遠勝過了親生媽媽爸爸。

從我的角度來看事實上這份來自上一代的過剩的愛,是來自這些祖父母在依戀自己的孩子,於是借由控制孫子來滿足內心的需要,因為兒子已經長大了不再容易受到他們的聯結。那麼投射在兒子的兒子身上是最合理的,這裡面當然會涉及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不是能夠從頭腦理解層面找到解決,它是來自一個家族動力系統深層的洞見。



前不久有這樣一位來訪者,說是不能從媽媽的愛中逃離!我一聽這是怎麼回事呢?他說母親是一個非常愛他的女人,而且從小就看著這個女人辛苦的照顧他們兄弟倆,雖然這位偉大的母親深深愛著這兩個孩子,但似乎她更多的愛惜做大兒子的自己,這讓他想逃離卻又希望被愛護著,也許早已經習慣了被這樣的愛包繞,而只是道理和知識告誡他不能這樣活在媽媽的懷抱裡。

最近的情況發展到個案結婚之後生了孩子,那麼這位媽媽已經升級到了奶奶,而這位奶奶級的人物開始轉移重心了,她開始將心轉移到了這位可以掌控的小孫子,於是她開始大量的尋找頭腦背後的機會先發制人,讓愛充滿了小孫子的生命中,於是人們沒有任何理由和藉口想要讓這位媽媽離開孩子,或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你總是能看到這位母親帶著愛來控制大大小小,因為這是最合理化的理由。那麼,這個家庭系統中我們可以看到外在現象是孩子受益了,而我只能看到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被性格扭曲,活在壓抑與不快樂之中。沒有人可以取代自己的父母來代養孩子,包括祖父母和其他人,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孩子很受關懷和愛的包繞,實際上這份隔代的愛傳承不了細膩的品質,而孩子的父母卻無能為力從祖父母手中搶回來,因為這份內在的良知會不忍心去傷害一對深愛自己和家族的老年人。

在隔代關係中我們常常遇見這樣的情況而束手無策,上一代的愛以至於下一代無法堅強的反抗,而又不能溫柔的背離,結果是隨之任之,於是生命就這樣在輪迴中繼續著。



愛,在家庭中,在關係中無時不刻的存在,它不是一個名詞或是一個字眼,而是一股能量的流動,或多或少多是可以影響到對方的接收能力,當愛帶著悄悄的意圖時,就可能引發混亂和不安,當愛帶著傷痕時,就可能傳承一份自私,當愛變成一個獲取的工具時,就會令生命失去自由。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家庭教育很重視,於是媽媽們帶著天生的焦慮去尋找變形的愛,這份愛不是孩子的全部需要,有時候孩子只要一點點愛就可以點亮心靈之光。當孩子被媽媽如同狂潮般的愛澆灌的時候,就會失去生命的自由,失去快樂的情感,愛就成了重擔。人們在重擔之下要不委屈求生存,要不努力逃離,不管是哪一種境況多會讓一個小生命走向不是自己的成長道路。

人們最害怕的就是失去了自性化,如果一個孩子在失去本性的世道中成長,人格就容易被扭曲,自私、逃離、無助、悲傷、憤怒等情緒充盈著成長道路,變成生命的作料。我們不需要孩子在這股能量中成長,更不需要在隔代糾結的情感中生存,父母必須承擔願生願挨的心態,做好傳宗接代的職責和品格。

因為你在傳承一代生命的延續,那麼沒有任何理由把這份責任交付給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包括祖父母的介入也一樣需要一個度,在上一代的職責完結之後他們是沒有任何理由要繼續教育帶領你們的孩子。這種情況在我們國內經常看到的叫做「留守兒童」,這樣的兒童能夠快樂和自由嗎?我經常想起一首歌叫「世上只有媽媽好」,還有什麼比自己的母親溫暖的愛、自由的愛更重要呢!



如果你生育了孩子,請不要不經意的讓孩子失去自由,留意你的愛是否是孩子的需要,它是付出而對方收到的一股生命能量,請你留意你的愛,是你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如果你今天看到自己的孩子正處於某種情緒化之中,那麼這時候你該回顧到自己的生命了!也許你的無微不至並非孩子的需要,也許你的愛變成一種傷害。我們要懂得孩子,才能陪伴孩子,希望天下所有的爸爸媽媽都能夠在研讀自己產品說明書之後再去付出愛,孩子不需要你亂按他的操作板,因為這樣他還受傷 。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