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66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123123pppp
男爵 | 2012-10-2 23:24:48

玉輪一轉,清風徐來,影如流金。又是一年中秋至。
   
    多少個“明月幾時有”的夜晚,先人們仰望長空,期盼“千里共娟”之時,大概也習慣留一份月餅給遠方的遊子,擺在盤中角落。千年倏爾,對于現代人來說,異鄉仍是生命的常態,只是漂泊的人們已經習慣,直到中秋節古老的提醒一年一度來臨。
   
    現代化的一個標準似乎是:你應該離開故土。鄉村的人前往城市,內陸的人來到沿海,都市的人客居海外。年少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外面的世界”,這個世界雖陌生卻令人激動,雖遙遠卻分外新奇。安土重遷成了一去不返的傳說。我們在故鄉長大,卻在異鄉****。我們習慣于尋找生命的第二故鄉,在此立業成家,結婚生子,並努力讓自己成這里山水草石的一部分。
   
    時移歲增,家是什,卻成r鍧我們無所適從的問題。如果家就是一把鑰匙和一座房子,那當然可以“四海家”。如果家是家鄉,我們又會疑惑,哪里才是家鄉?也許故土早已被記憶啄蝕,現在生活的地方也始終高聳著一道無法打通的牆。如果家是家人,是賜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是身邊的妻兒,那團聚是不是正漸漸變得奢侈。或者,家只是我們心中的一扇門,它始終開著,我們不知道門的那邊是什,于是我們去尋找,我們的漂泊不僅在地圖上,也在心靈之海。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朴素的儀式,一種古老的記憶,比如中秋。中秋讓我們感到了“回家”的迫切,讓我們從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中慢下來,停下來,像與千年前別無二致的月亮一樣停下來,望向家的方向。
   
    也許很少有人想過,月亮在中國古人眼中,本就是一個異鄉的悖論。傳說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的長生不老藥,升天來到月亮上的廣寒宮,卻因寂寞難耐而后悔不已。此后,只有月圓之夜,嫦娥才能重回凡間,與丈夫團圓。古人一面想象高處不勝寒的宮中,嫦娥漫無邊際的孤單時日,一面又想象嫦娥與后羿短暫的團聚。對于嫦娥來講,月亮正是永葠灶鄉,出于對異鄉的憧憬,她選擇了出走,卻發現歸路茫然。
   
    悲歡離合,陰晴圓缺,古難全。所以現代異鄉人,更明白月圓之夜的沈甸甸。無論此刻身處何處,你我且飲此杯,共語升平,仰面一片清輝,祈願人長久,共娟。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遊魂 + 6 + 6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