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Grand
難易度 LV.3 ★★★☆☆
準備材料:制震隔音材料(約2500元)、棉布、環保去漬油。
使用工具:十字起子、剪刀、塑膠扳手。
車門飾板拆卸不易
制震墊黏貼要確實
許多車輛的車門內部結構,因生產成本考量,通常只有基本的隔音制震功能,有些國產車甚至什麼都沒有,拆下車門飾板後就可見得到裸露的鈑金,如此不只外界噪音容易進入車內,安裝於車門上的喇叭,也很容易因為共鳴震動而使得音質受到影響,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只要透過簡單的DIY動作就可改善。筆者這次採用的材料是由QD制震墊所提供的「兩門隔音王」產品,該項產品內包含有多片制震墊、拆門板用的塑膠扳手與吸音泡棉等,正好可針對兩個車門進行基本的隔音制震工程,這項DIY最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車門飾板的拆卸,由於不同車種的飾板拆卸方式頗有差異,因此筆者很難針對這部分進行完整介紹,因此只好請大家在保養愛車時,找機會詢問維修技師,應該可以找到正確的飾板拆卸方法。
這次施作的材料是QD制震墊推出的兩門隔音王產品,裡面含有多片制震墊、拆門板用的塑膠扳手與吸音泡棉等,足夠用來作兩個車門的基本制震隔音工程,類似的產品其他知名品牌也有推出,只要找得到都可使用。 |
將飾板拆卸下來後,就可開始施作制震墊的黏貼,這次DIY的重點有三項:喇叭後方鈑金加強吸音、車門鈑金制震與封閉車門維修孔等,由於這組特別強調喇叭後方鈑金吸音效果,因此產品內附有一片有已預作圓形切隔的制震墊,筆者施工是從這部分先作起,之後預留足夠封閉所有維修孔的材料後,將所有的制震墊分成三分,其中的兩分先黏貼在車門外鈑金內側,剩下的一份黏貼在車門內鈑金內側,最後再將所有維修孔封閉起來即可完成。
施作前首先要務就是將車門飾板拆卸下來,固定螺絲原則上會鎖在內門把、車門開關與飾板周圍,先將螺絲卸除後將飾板向後扳,就能拆卸下來,若還是不清楚的話,保養愛車時請教技師,就能掌握技巧。 |
以這次示範的Premio為例,門板固定螺絲有兩顆就隱藏在車門把手內,需利用塑膠扳手將把手撬開取下後,才會見到螺絲,而為避免刮傷門板,建議可買紙膠帶來黏貼。 |
除了螺絲外,電動窗開關如果可以先拆卸下來的話,也有助於後續拆卸門板時的便利性。 |
車門飾板拆卸下來後就可見到內部的防水布與後方的鈑金。 |
由於制震墊要發揮作用需直接緊密黏貼在鈑金上,因此需先將整張防水布取下,才能進行後續的施工,從這張圖可以看到車門內鈑金上有許多維修孔,封閉這些維修孔是本項DIY的施作重點。 |
車門外鈑金的制震處理也是這次DIY的另一項重點,為避免制震點黏貼不確實,利用去漬油將表面油漬與髒污擦拭乾淨是必要動作, |
將內外鈑金都擦拭乾淨後,就可開始黏貼制震墊,筆者建議可從喇叭周圍部分作起,先將原廠喇叭拆卸下來。 |
然後取出一片制震墊,有些品牌會提供預先切割為圓形的制震墊,如果沒有的話自己利用剪刀剪個直徑大約6吋的圓形來黏貼也可以。 |
黏貼的位置就在喇叭的正後方。 |
這次使用的這組材料裡還附有一片吸音泡棉,直接黏在制震墊上方即可,但要確保整片黏貼都能確實。 |
之後再針對喇叭孔周圍鈑金進行補強,若能黏在喇叭固定座下方的鈑金上是最好方式,如果無法以正常方式將固定座拆下也可黏在周圍,另外黏好後記得使用圓角硬物大力按壓制震墊,確保黏貼緊密。 |
接著就可再針對車門外鈑金的內側進行制震墊黏貼,如果材料不足以將整塊鈑金覆蓋起來的話,建議剪成許多小片,然後間隔一些距離黏上一片,這樣也可達到不錯的制震效果。 |
再來就是另一項施工重點:封閉維修孔,這部分的重點在於如何避免車門開關連桿不會被制震墊黏住影響作動。 |
方式很簡單,先不要撕開背膠,將制震墊放到預計黏貼的位置上,接著按壓其表面,將背面鈑金與連桿的輪廓描繪出來,接著再依照此輪廓利用剪刀將不會影響功能的背膠貼膜剪除,就可在不影響連桿作動情況下,將制震墊黏上。 |
再將剩餘的維修孔以同樣的方式封閉起來,記得要讓維修孔周圍多留一點制震墊來黏貼,並且確實黏緊。 |
完成!如果還有剩餘的制震墊,可以再針對車門內鈑金進行補強,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