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DF302
子爵 | 2013-3-21 10:50:40

香港中評社:中國外交的亮點不容抹殺

這話要反過來聽,就是中國外交一塌糊塗,舉頭一望,四週全變敵人,
連跟班小第的朝鮮都反了


==================
香港中評社:中國外交的亮點不容抹殺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電(評論員 彭念)自3月9日中國前任外交部長楊潔篪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答中外記者問之后,關于中國外交的討論日益升溫。中國國內有相對一部分民衆認爲中國外交乏善可陳,腰杆不直、骨頭不硬,經常處于被動受欺、退讓求和的狀態。美國《華盛頓郵報》3月15日也報道稱,在新團隊接管中國外交之際,中國與多個國家的關系都出現了問題,中國外交新團隊將面臨嚴峻考驗。
  筆者認爲,隨著中國崛起態勢的日益顯現,周邊國家對于中國的警惕性不斷提高,加之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逐步深化,中國周邊安全局勢確實不容樂觀。然而卻不能將之完全歸罪于中國外交。
  當一個地區大國崛起之時,其周邊國家,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都會産生警惕性、危機感。這種心態的産生必然會反映在其外交政策上,從而給地區崛起大國的外交帶來壓力與困境。在這種壓力與困境面前,中國奉行睦鄰友好的周邊外交政策,該政策確實爲中國周邊局勢的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一點不容否認。
  但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周邊局勢發生轉變。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國的崛起,尤其是軍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周邊國家對中國産生一種警惕感。加之近年來中國周邊海洋領土爭端凸顯,中國外交在海洋領土爭端中日趨強硬,使得周邊國家對于中國外交強硬深感擔憂,尤其是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的鄰國。因此,部分鄰國試圖將這種擔憂感擴散至其他國家,將其影響最大化,從整體上抵御中國崛起所帶來的緊張感。
  另一方面,中國的崛起使得美國重新認識其全球戰略定位。不可否認,在“911”事件過后,雖然美國勢力並未從亞太撤退,但其在亞太的戰略資源投入確實相對減少。在奧巴馬就任總統之后,中國的崛起已經産生世界性影響力,美國也將中國看作潛在的霸權挑戰國。因此,美國一方面積極與中國接觸,試圖讓中國納入美國所認爲的正常發展軌道,然而中國堅持自身獨特發展道路的決心使得美國的這種意圖很難實現。
  與此同時,美國加大對亞太地區戰略資源的投入,這突出表現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以及再平衡戰略之中。由于中國周邊一些國家對中國崛起意圖的誤解、曲解,美國重返亞太正好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于是二者一拍即合,在中國周邊制造一些事端,營造中國周邊局勢吃緊、一派風聲鶴唳的假象,試圖以此來延緩中國的崛起。因此,今日中國周邊局勢的轉變,很大程度是中國崛起的負面效應以及美國勢力介入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的,決不能將其完全歸罪于中國外交。
  當然撰寫這篇文章並非完全爲中國外交辯護,只是筆者認爲,看待中國外交應該秉持客觀態度,應從全局的角度來審視。我並不否認,今日中國周邊局勢的轉變確實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中國外交政策一定程度上的困境,但更多的則是中國外交在面對美國亞太外交時缺乏足夠的應對舉措。因此,僅以今日中國周邊外交面臨的困境,來評價中國外交的失敗完全是一種武斷的行爲,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爲。
  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外交也在進行自身反省。區域外交的逐步推進、黨際外交力度的加大、公共外交的興起都是中國外交自身反省的結果,也是中國外交的亮點。這些舉措將改善中國外交中存在的一些缺漏,成爲中國應對美國亞太外交的有力舉措,對未來中國外交的實際效果産生深遠影響。http://3g.zhgpl.com/crn-webapp/w ... amp;docid=102474135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xdd0906
子爵 | 2013-3-21 11:11:47

{:2_224:}什麽時候像美帝被全世界人民反感,我就心滿意足了
引言 使用道具
悅來客棧
大公爵 | 2013-3-21 18:58:46

中國有句俗語叫“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呀”,看樣子教主還不太懂{:3_349:}

159_198994_b3e4cf08e92a2e8.jpg
引言 使用道具
cook1573670
伯爵 | 2013-3-22 19:40:41

{:3_305:}果然腳盆雞是亮點啊,自家被爸爸占不說,四鄰還有心打劫,這外交水平~!伊藤桑都能返生啊~!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