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子是大人們的另類玩具,車體壓縮到實車12到13分之一大小的騎乘車,則是孩子們排遣休閒時光的好夥伴;騎乘童車度過童年不見得長大能當車手,但從此人類與車輛間的友誼將永誌不渝,熱情不減。玩具就是要讓孩童能夠置身其中才過癮!百年前或許就是這想法,以鐵皮或木頭做成的兒童騎乘車才會出現。一般市面上的踏板車和電動車除了可讓學齡前孩童不費吹灰之力的輕易操控外,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袖珍特性更能夠成為兒童心目中最佳玩具,這是因為小孩就好像一般動物一樣,他們必須藉由模仿成人的行為、語言甚至是思考模式來做為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依據,同樣的在想要仿效自己爸爸媽媽開車動作的前提下,他們在這些Ride-on玩具車的身上很快就可以找到寄託,接著對開車的基本概念和對車輛的情感建立起原始雛形。
發展初期,由於市售踏板車屬高價奢侈品,無力消費的中產階級以下家庭只得靠鐵皮或木材做 |
滿足孩子慾望的多樣性
在技術演化下,童車除原有的踏板款式之外,也逐漸發展出不須倚賴人力的電動馬達驅動型式。這些兒童電動車讓各汽車品牌引以為傲,就如同大多數家長為自己的孩子購買這些頂級玩具的心情一樣,以滿足孩童的需求而充滿驕傲。雖然是給兒童玩的東西,但仔細接近電動車款一瞧,這些袖珍版經典車內還是有不少仿傚實車的配備,例如多功能賽車方向盤、油門踏板、煞車踏板和排檔桿等,普遍搭載的6V或12V電動馬達配合可前進後退的變速箱裝置也能讓孩童飆到4?8km/h極速,充飽電後更具備極佳續航力,只要找個夠寬廣的地點,孩子們幾乎能像駕駛Go-Kart一樣展開小型競賽。
Audi前年曾展出Auto Union Type C e-tron Study原型兒童車來宣示先進科技。 |
兒童精品貴在哪裡?
目前市面上兒童車除了具備最早Pedal Car樣貌的學步車外,還包括了中期以後發展出來的腳踏式的踏板車款和電力驅動的兒童電動車,當然,隨著後期的科技挹注,部分電動車產品還有遙控功能,孩子們不僅能夠作為座騎,還能享受遙控車的樂趣。兒童乘坐車的品牌和種類琳瑯滿目,最便宜的只要花幾百元便可買到,相對之下各品牌推出的精品兒童車為何如此昂貴?一樣是塑料商品,高價精品玩具的材質就是特別耐用、堅固且無毒。國內外近年來將兒童玩具品質納入規範,為了提昇兒童使用該類產品時的安全,已逐步管制多種磷苯二甲酸鹽的化學製品加入玩具產品,包含歐洲EN 71玩具安全標準和我國的CNS 4797等,已將塑化劑和重金屬的含量比例納入嚴格控管;汽車品牌所推出的高價位兒童車除了組裝品質高以外,材質的選用也採取國家安全規範內的最高標準,因此兒童在賞玩時不會有割傷或受毒害等現象,品質遠較一般市面上的產品來得可靠。
各精品兒童車之所以昂貴,在於它們擁有最棒的組裝品質和最高標準的無毒用料,當然了,原廠廠徽的加持也是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
各廠牌名品讓人愛不釋手
為了親眼驗證這些歐系大廠旗下童車商品擬真度,編輯部特地向各品牌一一商借時下的高價Ride-on車款商品,經過反覆研究及把玩後,讓我們直呼現在的孩子真好命,不僅雨刷動得煞有其事,還有不錯的動力輸出和低車身所帶來的貼地奔馳快感,如果能出款成人版玩具電動車,時速直上100km/h,這樣的商品肯定大賣。
Ferrari California踏板車 |
即便是結構相當簡單的腳踏設計,但材質和細膩度卻屬上乘,成品除了需消費者自行裝上方向盤以外,其他完全由出產工廠進行完整組裝,密合度百分百。 |
M.Benz 300SL 6V電動車 |
其實300SL 6V兒童電動車有著一般Ride-on最洗鍊的車內配備陳設,四顆時速錶、轉速錶、水溫錶和油量錶的設定算是相當豐富。 |
利用塑膠和金屬材質,300SL的細膩度相當接近廠車的鈑件及金屬配件質感。 |
Mini Cooper S 6V電動車 |
Mini Cooper S最精湛之處在於它維妙維肖的車內配備,環狀拋光金屬包圍的大圓形儀錶及排檔桿作工皆十分細膩。 |
PVC材質椅套耐熱不易變形,視覺上也和廠車的皮質座椅十分接近。 |
Ferrari Enzo 12V電動車 |
除了警示功能的喇叭外,車內也具備LED顯示功能。 |
較低的車身符合Enzo廠車所標榜的終極性能精神,紅色烤漆則與正宗Enzo的塗裝並無二致 |
這款發表已五年多電動車復刻自1930年代Grand Prix大賽的冠軍車種Auto Union Type C,全球限量僅999部,國內當時引進三部,據說身價高達台幣80萬元以上;到底這樣的童車貴在哪裡?除了車體由Audi招牌的鋁合金打造以外,Auto Union Type C全車更精細到共有900個零件,雖然說有著近乎完美的製作工法和組裝品質,但要價等同一部國產車的程度還是相當誇張 |
鐵皮變塑膠
1890s-1930s
最早的兒童騎乘車其實在內燃機車輛誕生以後沒多久便隨之而生,但當時市售踏板車在發展初期由於單價過高,因此一直都是有錢人家才買得起的奢侈品;這現象一直到大蕭條,許多家庭經濟狀況每況愈下,踏板車成奢侈品,因此專屬於上流社會消費能力的現象更為強烈,消費鏈底層的家庭為滿足孩子的需求,多半只能用鐵片或木板勉強製作出稍微像樣的兒童騎乘車作為孩子們的玩具。
1930s-1940s
到了1940年代中期,由於大部分的金屬被拿來支援二次世界大戰軍事工業,因此踏板車的產能大幅縮減。不過在戰後,民生製造業發展與消費能力與日俱進,兒童踏板車不再是專屬上流社會的奢侈玩意兒,琳瑯滿目的各式兒童車商品開始進駐大小賣場,車上裝置的配備也隨著科技進展有了更多的花樣,如採用鍊條驅動的腳踏車方式,安裝實際照明功能的頭燈、喇叭、擋風玻璃、可開啟的頂篷設計甚至是複製得有模有樣的引擎室等。
1950s-1970s
時光演進至50年代,玩具商除了提昇兒童騎乘汽車的精緻度外,有鑑於兒童騎乘式玩具商品的市場無遠弗屆,因此決定全力開發更多衍生性商品,例如Red Baron紅男爵紀念戰機和Shark Attack美軍虎鯊戰機等系列,其他像是火車、卡車或三輪車也同樣開發出相當多樣化的款式供孩童選擇。
1970s-今日
玩具商品在塑膠材料的普及化和兒童玩具安全標準重新定義下,原本普遍採用的金屬材質逐漸走入歷史。隨著騎乘踏板車的精緻化並加入現代科技,這類玩具已逐漸脫離原本單純作為兒童玩具的商品特性,成為許多成年人眼中極具鑑賞價值的收藏品,曾幾何時,包著尿布的他們也曾坐在這些Ford Mustang或第一代蝙蝠車上馳騁於客廳和庭院之間,因此除了現代各車廠所推出的高價位兒童車精品外,年代愈久遠的童車也價值不斐,像1922年出品的Ford Model T踏板車即便狀況再差,也可能在市場上要價3,000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