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歲的女兒愛吃麵包,有一次我怕她吃得太多,就暗示老公去分擔兩個。老公便對女兒說:“寶貝,幫爸爸拿一個麵包去。”
女兒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自己去拿吧。”這是我平時要求女兒時常說的一句話,想不到她竟很自然地用在了平時寵愛她的爸爸身上了。
我對女兒說:“雖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沒有錯,但你想想:爸爸每天辛苦地上班,掙了錢給你買漂亮的芭比娃娃,買可口的零食,還帶你出去玩。爸爸媽媽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幫爸爸拿個麵包也算是對爸爸的一點回報呀。”
女兒聽了後便跑到桌邊將麵包遞給了老公。
我是一個愛“計較”的媽媽,我不會把魚頭留給自己,還騙女兒說自己愛吃魚頭。我不會每天詢問女兒愛吃什麼,把好吃的菜都放在她的面前。有好吃的沒分一口給父母,沒有記住父母的一個小要求,我都會 “計較”。我要求孩子從小學會關愛他人,首先從關愛父母開始,一個連父母都會忽視的孩子,我不敢想象還會對其他人有什麼愛心。
我是一個“懶”媽媽,我會讓孩子為我做一些事。比如下班回家累了,讓孩子幫忙拿拖鞋;一起外出旅行,讓孩子買票、問路;假裝不舒服,請孩子倒杯水給我喝……我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和別人的給予與幫助是一種“恩惠”,讓孩子知道回報,而不是心安理得地索取。
我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是個可以照顧她,同時也需要她照顧的人。我承認,也許我是一個自私的母親。但是,我寧願留一些自私給自己。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聽信了魔鬼的話,拿來他母親的心,就可以實現任何願望。孩子回家後就向母親要心,母親毫不猶豫地就把心給他了,他捧著心去找惡魔,由於跑得太快,摔倒了,心也摔出去老遠,這時他聽到心說:“兒子,摔疼了嗎?”
我不會做這樣的母親,我相信母愛是無私的,但它必須是有節制的;它不是無原則的愚愛,我不能成為孩子永遠的依賴。
我會讓孩子去吃苦,該讓孩子洗衣服的時候,就讓她洗;該讓她擠公共汽車的時候,就讓她去擠……我要讓她明白:吃苦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如果沒有做好吃苦的準備,就不會獲得理想的人生。
我最多在她累的時候,給她一個可休憩的港灣;在她委屈的時候,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在她受傷的時候,給她一個可療愈的撫慰;剩下的,就是靜靜地看著她長大。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5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
只要我相信 我願 我要 毅力實踐 就一定能成功^^